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史料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史料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老师要认真搜集并善用史料,引导学生去寻求历史本质,探究历史学习方法,以顺利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培养其良好的历史思维。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历史情境
史料是学生认识和重建历史的重要媒介,是了解历史信息的重要源头,离开了史料,历史学习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有效运用史料,不仅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本质,培养其探究意识,也是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立足课本史料、补充原始史料、直观展示史料三方面简述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立足课本史料,培养历史思维
历史课本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现行教材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内容翔实、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有典型性、情境性、启发性等特点。老师应精心备课,认真做好课本中史料的选择,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把握好材料中所蕴含史实的逻辑联系,并掌握史料的学习技巧,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其历史的真实感。比如在教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时,老师可以对课本中提供的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发展状况等史料进行深入解读,展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联系课本设计相关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新课标下的历史课本以训练学生智力为基础,内容概括性较强,种类丰富,所选史料则经过精心编排,真实性强,是学生了解史料的重要参考。在施教中,老师应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去解读课本中相关的文字、图片、图标,以有效掌握史料中的历史知识。
二、补充原始史料,拓展思维空间
限于篇幅等原因,学生的历史教材不能提供全部史料,然而在讲授过程中很多知识点,老师不能通过单一的理论阐述进行解释,因为只下历史结论而没有事实依据,这样的推理缺乏说服力,学生不仅难以理解、无从思考,而且会质疑结论的可信性。老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这一点,精密计划好应该在哪些地方补充史实内容,精心搜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史料来充实教材内容,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史实娓娓道来,做到论从史出,从而化解教学难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这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战事的惨烈,补充了以下资料:致远号被日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拒绝了他人的救生圈以及爱犬的帮助,带着满腔的悲愤和全体将士沉入海中。其后,光绪帝为他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此时,邓世昌的悲壮形象就会深深感染学生,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在讲授的关键处、学生理解的难点处,补充适当的历史资料,就像给学生搭起了一个梯子,有效帮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不断进入新的高度,不仅能学习到课标要求的学习内容,还能感受到历史的逻辑性和真实性,在感知中汲取有效信息,并培养其高尚的品格。
三、直观展示史料,提高认知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史料,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对隐藏在历史表象下的规律不能够形成深刻的.认识。如果所讲知识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难免会影响到学习效果。而借助直观教具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历史常识显得尤为必要,像录音、电影电视片段都是直观展示历史情境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红军长征的内容时,我就采用了此方法。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所处生活学习环境较好,对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无法形成深层次的认识。假如我能够将课前所搜集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老一辈红军的回忆录,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让学生置身其中,犹如身临其境在雪山、草地中,那么学生将会对红军“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危险境地感同身受,从而对红军的艰难、长征的伟大产生深刻认识。实践证明,史料越直观可感,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越集中。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为学生准备尽可能直观的史料,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历史规律,提高其认识能力。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便是史料学”,并强调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史料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承载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将会发挥重大效应,不仅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意识和精神品质。由此,我应在教学中不断发扬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史料优势,汲取精华,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2]刘燕.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J].考试周刊.2008(8).
[3]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