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职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面对各种不同的新问题。让学生“动起来”, 是舞蹈课堂的教学目标,当学生不会、不愿或不敢用身体呈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时, 作为教师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乐趣,感受舞蹈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舞蹈; 教学策略; 创新能力;
舞蹈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既能给人以力量的震撼,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造型、有创意的舞蹈编排以及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成了舞蹈艺术形式的特征。【1】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中职舞蹈课的教学方法正在不断更新与创新。在舞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去把之前的教学方法改变,还需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教育。比如对教学观念,学生的价值观念等要做一定的了解。舞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内在修养的体现,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修养。所以,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对学生更好的教学,就必须从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及时有效的改进课堂教学及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进一步提升舞蹈课教学质量的保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中职舞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展现活力,放飞舞姿
中职教育的相关舞蹈课,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 敞开心扉,表现自我。在以前的实际课堂中,教师总是遇到这样的困境:部分学生上课“不愿动”“不敢动”, 这是中职学生心理的一定趋势。因为课堂上,教师不会强制性地去指定学生做一些动作,而是应该更好的去尊重学生想法,将以激发舞蹈课堂活力,让学生舞起来作为教学起点。因此,针对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一) 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大多数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阶段,是没有什么舞蹈表演的经验,现在让他们第一次进入舞蹈课堂就要他们舞动与跳动, 这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因此, 作为教师首先要讲解一下关于舞蹈的知识,最好可以生动有趣,让学生去了解舞蹈,从而带动他们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着在同学对舞蹈有了认识,才开始慢慢教学。在之前,一定要告诉学生舞蹈并没有那么难,它是一件好玩又有意义的事情,然后才开始真正的教学。第一先让同学们看动作,之后再慢慢跟着学,作为教师一定要从中加强引导。对于教动作一定不可急,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指导,让自己成为学生信任的对象。对于此,可以采用“定点”方法,比如教学时,首先把舞蹈动作拆分,让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动作,再进行下一个。在每一个部分加强学生的记忆,然后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把每一个连接点串联,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记住,而且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与趣味性。
但是在舞蹈课堂实施过程中, 教师必须在具备专业知识上再去学习一些编舞技巧来高效的完成相关舞蹈教学。使用技法时也要学会变通,灵活运用这些技法。中职教育舞蹈课并不是仅仅教技术技能, 而是真正的让所有学生去舞动起来, 提高自己的相关能力,真正的去掌握舞蹈。
(二) 借助搭档, 摆脱顾虑
逃避和害羞这两种情感在哪里都会有的,何况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所以,必须让学生放下戒备,敢于去面对,去学习,从而得到进步。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首先要温和待人,让学生不要有芥蒂,接着再与说明其情况。不仅老师是信任对象,其实学生之间才能更好的建立信任。毕竟都是同年龄段和相同身份的人。所以教师可以采取搭档或者小组的方式,令学生自由组队,相互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抵抗还可提高学生的效率。
(三) 相互欣赏,展现舞美
在舞蹈课堂中,并不是教师自己的独角戏, 也不是某一个学生表演的舞台。作为一项表演艺术, 舞蹈是需要互动的,需要观众并且一起欣赏的。所以,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某个情境,让学生跟着场景不由自主地去舞动, 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舞蹈学习的快乐。舞蹈像讲话一样, 有一个倾听者, 才会侃侃而谈,讲述者才能讲得真实、动听、激昂和慷慨;假如无人倾听, 将不会有多少人做到乐在其中,自言自语。学生的感知体验舞蹈也一样, 他们需要被人关注, 需要有人欣赏他们舞蹈表演,从开始到结束。
这种关注是善意的, 是互相交流的, 不是带有不善眼光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以正面积极的姿态演好观众的角色,不可拥有嘲笑态度。
在上文提到舞蹈课堂教学分组教学时, 知道创设情境是相对简单的, 一些学生去舞蹈, 另外学生观看和欣赏。当全班所有学生舞蹈时, 只有教师一个观众显然不可以, 这时就可以适当增加摄像机,给学生录像, 让每位学生感到自己的动作能够时刻被记录。当然,教师也要有合适点评与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并给予如何改正,这样学生才会有大的进步,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提高效率, 丰富能力
在相关课程结束后,教师会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询问学生类似“你有什么收获”或者“你有什么感知到的进步”等等一些问题,对于结果会发现有一些的不同,这就是两种身份差异性导致的。所以,教师不仅让学生感觉到显性的舞蹈能力变化,也需要让其感到内在的变化。
(一) 显性的舞蹈能力提升
在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配合中, 教师其实更容易实现关于显性舞蹈能力培养目标。舞蹈教师会传授很多舞种, 每一舞种有包含许多内容。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中, 该教授什么样的舞蹈,鉴于不同舞蹈有自己的文化价值,所以不可贸然比较。这样,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在选择一种舞蹈后,教师不只教授动作,还要给学生补充相关知识,如舞蹈背景,产生与发展,运用与意义等等,可以使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学习。之后,便是让学生跟着音乐舞动学习。舞蹈是很容易见成效的,因为舞蹈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举一动都可以展现出来有无舞蹈功底。这一方面,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授即可。
(二) 隐性的舞蹈创新培养
隐形的能力培养是一种看不见的能力培养,但把一定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在内里,那么它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所以,重视内在培养必不可少。首先,是舞蹈在内在修养的提高。舞蹈不仅改变人们的身体也可改变人们的心理。它不仅是一种健身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增加愉悦。因此,教师在通过讲解专业知识与动作教学中做到整体统一,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关于舞蹈知识与技能,让他们明白舞蹈存在的真正道理。比如,当遇到难过的事情时,何不跳一舞去缓解压力与不安情绪。这样,才会让舞蹈真正走到学生心理,也带给他们舞蹈的力量。
其次对于高能力培养是创新,让学生在具有基础能力时对舞蹈进行改编创新。舞蹈是多元化的,是与一切有联系的,不仅仅是舞种联系,更是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舞蹈的相关性与连续性,让学生有一种去学习更多的冲动,从而把舞蹈融会贯通,最后加上属于自己的创新,让舞蹈有另一个呈现。当然,舞蹈创新是不简单的,是需要下功夫的。但教师可以加以指导与讲解。比如耐心解答问题,提供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习,也可以提供一些书籍与资料,让学生阅读与学习。
在这其中,教师更应该做的是培养学生们去改变原有思维、对学生思维加以革新,并让他们有批判思维, 借以养成他们去创新习惯。 但是现在这种思维所需的环境是“低压”的。在无压力或者压力较低的情况下, 教师还没有把这样的创造力当成一种必须存在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创造力有可能即兴迸发出来。再者, 舞蹈创造力培养,并不能通过一两节课就可培养与实现。无论从目的上还是从教学语言上, 教师最好其“隐藏”起来。再对外部评价的时候, 教师要把创造力当成一种舞蹈课的隐性能力, 它既不容易看见也不会速成。在一定情况下减少对创造舞蹈的陈述和测评, 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少压力、便于释放身心的课堂环境是非常有利的。如此, 才能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丰厚土壤。最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暗中观察, 并且及时记录,还需整理出一个教学周期 (如一学期) 内学生关于舞蹈创造力方面的突出表现, 然后研究其产生动因, 以便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使教学活动有所侧重、有的放矢。让学生真正有所成长。
三、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于舞蹈教学还需要继续前行,追求教学目的与方法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实际课堂教学,不断追求精益求精,舞蹈教学才能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高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