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三、动手作文、学会修改。
【关键词】 低年级作文 写作 兴趣 提高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要方方面面进行有条不紊的训练 。所以,小学生的作文训练要从低年级开始抓起。下面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我经常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写作素材。有句俗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创作也是如此创作需要灵感;而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无数大小事件,有一些则会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创作灵感,让你思维的花朵得到绽放。”除了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丽,我还注重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在师生共处的校园生活里,我常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如在一次《吃相》的小练笔中,我扮演一个“吃货”角色吃果冻,让学生仔细观察,注意我吃东西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在观察前,我讲明目的要求;观察中,我要求学生抓住吃的特点(尽量用上多的动词);观察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部分学生把这个场景用上“拉,拿、撕,吸,咬、嚼,擦、添”等动词,然后指导他们在这些动作前加上一些形容词,再让他们添加比喻句、夸张句……一个“吃货”形象立刻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在坚持一段时间的观察训练后,学生都产生了较强的观察兴趣,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教学中也可根据图画内容适当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引导学生看图,有层次、步骤的依次回答问题,逐渐由说一句话到有顺序的用几句话把事情说清楚。
例如,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可设计如下问题: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它怎么了?对什么事感到为难呢?为难的时候又是怎么做的?谁听见了小鸭子的呼救声?它们又是怎样做的?它们想出的办法救出小鸭子了吗?请你帮它想想办法吧。问题如开启智慧的钥匙,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思维的轨道,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样,学生会说,自然也就爱说了。低年级的孩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积累发挥想象,说出图画中的事物和观察到的内容,为了避免模型式作文,我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想去说。如教学《不要摘花》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看到非常漂亮的花,你会怎么想?(2)你摘花时旁边的人怎样对你说的?(3)你最后怎么做的?把你的所想写下来就是作文。
三、动手作文、学会修改的培养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总之,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只有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作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注意平时素材的积累,拟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词句到段篇的完整的训练计划,才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桂兰. 浅议小学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 000(003):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