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在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指导工作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同时关注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具有创业的能力等,因此,为了切实地落实这一教育要求,有效地展开高职院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也应当从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建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等方面出发,浅谈如何有效地落实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而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的场所,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顺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目前高职院校中开展教育活动时,普遍存在教师不知道如何入手的现象,致使创新创业教育进程缓慢,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状况。因此,为了切实地落实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在走入社会时实现个人的价值,教师也应当从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计划
教育计划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前提,只要教师设定健全的教育计划,才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加有条不紊地开展,让教育目标更加稳步地进行落实。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事先进行教育计划的设定,为创新创业教育做好指南,从而在按部就班地实施教育指导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具体来说,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学生情况,以及教育目标等方面出发,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计划的精准设定。首先,教材分析。教材是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教师也应当对教材当中的创新创业元素进行挖掘,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内容的同时,也能够逐步增强对创新创业内容的认识。其次,学生分析。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也是进行创新创业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等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切实地基于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紧接着,教育目标分析。教育目标是教师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引,当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目标后,也能够促进教师展开针对性地教育指导,在满足目标要求中切实地落实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
二、建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堂是教师展开教育活动的场所,也是教师切实落实教育目标的场所,但是,在传统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活动,教师的教育重点都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至于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在当前社会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时,教师也应当顺势对课程教育体系进行整改,使其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步形成创新创业的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在教授基本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为学生介绍一些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基于专业知识出发完成创业活动,建立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主观意愿。此外,学校还可以请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到学校展开演讲,使得学生在和创新创业人士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实践经验。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打造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训平台,让学生能够将理论性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在验证自身创新创业成果中进行经验的积累,为未来参与社会中实施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可以看出,当学校为学生创建较为健全的课程体系时,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增强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
三、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指出,学生在课堂中是占据主要位置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教师没有存在的意义,相反,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自身辅助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所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就可以组织教师开展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让教师更好地辅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落实当前社会的教育要求。
例如,学校可以先组织教师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教师在提高自身重视中,更加积极地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其次,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教育技能的培养,让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此外,学校也可以指导教师建立课题研究团队,结合当前教育的学生开展实践分析,打造出相对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队伍,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指导。
总而言之,创新创业教育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作为一线的高职教师,我们也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从而逐步提高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周霞霞,王庆春,李亚斌,刘莹.基于学生参与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06):7-12.
[2]吴文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探索[J].山西农经,2017(24):109-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