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9期   作者:连国平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探究知识的初始阶段,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探究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打好数学基础,为今后高难度数学学习提供保障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地理解数学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的书本知识,而具有更加强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有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学会学以致用,才能够真正地有所收获,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应用能力

        前言:知识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且为生活服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也是一个密切的关系,不可分割,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导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图形、公式等等,还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将知识活学活用,更好地应用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知识的价值。所以,教师要秉持着发展的理念,不将眼光局限在学生的数学成绩上,而是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保持数学的严谨性,让知识为自己所用。
一、现阶段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现状
        在现阶段的小数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及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短时间来看,提升效果很明显。但从长远来看,这样既挤压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现代化社会要求的是能力型人才,要求学生既具备完善的基础知识,又能够将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而现在的很多小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很好,数学题做的也很不错,但到了实际应用就会觉得困惑和茫然,这样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意义
(一)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上,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案例都是和生活十分相近的[1]。这就说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潜在地告诉学生,学习知识要反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能够有效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尴尬,让学生能够正视知识。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知识不是仅仅为了考试,为了有好成绩,而是能够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提高生活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比较功利化,中了应试考试的“毒”。在教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将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入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上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现在国家更提倡素质教育,更加看重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实质含义,进而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学习。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不喜欢太过严肃的学习环境,会让他们觉得拘束没有活力,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他们更倾向于积极而愉快的教学环境,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进而能够高度配合教师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而愉悦的教学氛围[2]。将生活化的元素带到情境中,让他们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与小数”一课时,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如下:同学们在学校中,除了在课堂学习,在操场自由活动做游戏之外,最喜欢的就是去学校超市买东西了。那让我们一去去超市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吧!接着教师在黑板写下,铅笔0.5元,钢笔9.99元,笔记本3.5元。那我们该如何读出这些钱数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说铅笔是5角钱,钢笔是9块9角9分钱,笔记本是3元5角钱。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看看这些数和你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说多了小圆点,进而教师引出了“小数”这个概念。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然地被教师的情境所吸引,保证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很小,理解能力有限,主要思想还停留在形象思维上,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能力十分有限。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觉效果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最大效率地发挥多媒体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正负数”一课时,如果单纯地为学生讲解正负数的概念,学生可能不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也无法更好地领略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上为学生播放这个图片。这是昨天老师在路过乒乓球教室,看到书桌上的记分牌,显得的结果。通过这个表格,你们能读到哪些信息呢?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正负数的知识,也提升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3]。让学生以共同的题目进行探讨和研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进而获取新的启发。所以教师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学习“扇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探究数学知识。例如,学校举办了运动会,要想反映出同学们喜欢的各项体育运动的人数,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计较合适。让学生们以此进行小组探究学习。有的学生利用条形统计图,有的学生利用了折线图发现都不合适,教师引导学生翻书去寻找,最后学生们得出了扇形图最合适。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明白学数学的意义,了解数学的本质,进而培养自己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能够努力专研、深入探究、学以致用,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能够养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一切以学生为主,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21):19-20.
[2]李白露.小学高段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20(15):59.
[3]李汉福,张仁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