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环莞快速路三期龙大高速至莞深高速段总体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7期   作者:葛璞
[导读] 以环莞快速路三期龙大高速至莞深高速段为例,
        摘  要:本文以环莞快速路三期龙大高速至莞深高速段为例,在分析项目路的功能定位和预测远景年交通量的前提下,论证采用的技术标准,并结合建设条件提出全线的总体方案,针对快速路中大量、长距离和快速交通的特点,从快速路形式、横断面设计、出入口设置和关键节点方案进行阐述。通过对实际案例分析,梳理了城市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的思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横断面设计;出入口设置;节点方案


0 引言
        根据《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东莞市实施“分区统筹,强心育极;融入湾区,对接广深”的空间发展策略,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市域空间结构。为强化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规划形成“环状+放射状”的市域快速路网络。本项目是东莞市环莞快速路三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莞快速路三期是东莞市规划快速路网中大外环的重要组成部分(“8”字型两环快速路),直接串联中心组团(松山湖、大朗和大岭山)、西南组团(虎门、长安)、东北组团(常平、企石、横沥和东坑)。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1 功能定位
        本项目的建设为分流东莞市域干线车流,减缓干线道路交通拥堵,改善干线路网交通现状,完善东莞市快速路网结构,形成全市环形、放射状快速路网络,对构建环莞一小时生活圈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项目还强化了沿线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释放沿线土地活力,加强引导市域城镇空间布局,支撑“一中心四组团”城市发展格局的形成,为新一轮东莞市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2 交通量预测
2.1 预测思路与方法
        本次客流预测是在对东莞市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建立现状交通模型。结合规划前景的假设与输入,获得预测年环莞快速路三期的交通需求与特征。预测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图2 交通量预测技术路线图
2.2 路段交通量预测
        根据交通模型预测的结果,环莞三期交通量呈现东西差异的特性。根据环莞三期的功能定位、路网衔接要求及其总体交通组织,以主要枢纽节点为分界点,环莞三期各主要路段预测交通量如下:
      

2.3 节点交通量预测
        根据交通模型预测的结果,对环莞三期沿线主要节点的转向交通量进行预测,把各主要节点转向交通量进行统计后制作成如下示意图。

图3 项目主要枢纽节点转向交通量示意图
3 技术标准
3.1 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
        主线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辅道为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为40km/h。
3.2 行车道宽度
        主线行车道宽度为3.75m,辅道行车道宽度为3.5m,人行道宽4.5m。
3.3 道路净空
        高速公路≥5.0m;
        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4.5m;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2.5m。
3.4 设计荷载标准
        道路: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
        桥梁:汽车荷载等级按照城-A级;
        人非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10.0.5与10.0.6条取用。
3.5 地震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4 总体设计
4.1 路线走向
        本项目位于大岭山镇东南片区、大朗镇西部及松山湖东南片区,路线起于龙大高速,利用现状桥孔下穿龙大高速,往东在大山村附近上跨常虎高速公路,为减少拆迁,避开犀牛陂村大片建筑后,上跨水厂路后折向东,为沿线尽量预留用地,紧贴高速布线,分别与公凹四路、象和路交叉后,进入松山湖科技园区,沿科技园区已做好预控的走廊布线,终于莞深高速,路线长约9.281公里。

图4 路线走向示意图
4.2 全线总体方案
        在《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沿线各镇区、园区的总体规划中,本项目西起龙大高速,往东跨过常虎高速,沿常虎高速北侧布线,终于莞深高速。
        从2004年开始至今在各层面规划中,均对本项目的走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和走廊预留,因此本项目的总体走向较为稳定。但沿线镇区和园区发展迅速,既有的廊道总体建设条件较早期规划时相比有了不少的变化,各镇区的规划和用地属性也有了一定的调整。最新一期松山湖中子科学城规划中,本项目路段共有23条规划路,其中菱形立交5座,简跨式立交8座,分离式立交3处,右进右出7处。

图5 本项目沿线被交路网
4.3 横断面方案
        根据通行能力计算结果,本项目主路需要设双向六车道,辅路设置双向四车道。

图6 标准横断面(上下匝道挡墙段)
4.4 出入口总体布设方案
        综合考虑现状沿线主要地块分布、横向道路规划条件、出入口间距控制、近远期出行路径等因素,本项目在水厂路前、规划湖景路南延线前后、公凹四路后、象和路前后和高雄路前后全线共设置8对出入口和上下匝道,平均间距0.98km/对,服务相交道路和周边地块出行,间距较合适。
        本项目出入口设置方案,已经充分征求了业主及沿线镇街、松山湖管委会的意见,能够满足区域出行需求。

图7 出入口示意图
5 主要节点方案
        本项目起点处与龙大高速交叉,考虑环莞快速路近期仅修建龙大高速-莞深高速段,本节点处主要为深圳-华为终端段交通流量服务,因此提出部分互通式(东南象限)立体交叉的方案。
        环莞快速路左转匝道上跨龙大高速,为远期环莞快速路预留桥孔,出入口南移100m,避让龙大高速大纵坡段,接入龙大高速;右转匝道采用直连式与主线相接。收费站设置于环莞快速路两侧,采用四进八出的形式,收费广场长60m,渐变段最大渐变率1/3。
        考虑本项目离罗田收费站较近(距离约1.7km),考虑华为终端出行需求,对龙大高速从市界到匝道分流点进行断面拓宽,设置贯通的辅助车道。终点处采用深圳方向4车道、东莞方向5车道的断面结构。

图8 互通立交平面示意图
6 结束语
        环莞快速路三期是东莞市规划快速路网中大外环的重要组成部分(“8”字型两环快速路),项目的建设使得规划的“8”字型两环快速路完全闭合,在进一步完善整个东莞市域快速路网体系的同时,起到支撑市域内城镇体系空间拓展和组团核心区联系的重要功能。文章以该项目为例,在分析项目的功能定位基础上,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拟定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对快速路形式的选择、横断面设计、出入口的设置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主要节点的方案进行介绍,系统性地概括了城市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流程,供类似项目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家钰.城市道路设计.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2009重印)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