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王修旭
[导读] :所谓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与水混合而成。
        摘要:所谓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与水混合而成。在发展土木工程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以满足建筑的要求和要求。作为建筑中的主要材料,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效果非常好,对建筑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优势。它既能保证操作的连续性,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形。在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经常使用混凝土。在交通方面,既方便又省时,保证了工期。对土木工程来说非常方便。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导言: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迅速,所用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人们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注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开展混凝土应用的相关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实施经验,完善实施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只有混凝土质量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不断成熟,才能从基层提高施工质量,这对建筑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混凝土结构概况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影响,社会对建筑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和混凝土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认真研究,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施工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
        土木工程涵盖了各类建筑和设施技术,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房屋、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建筑的目的是实用。因此,在设计建筑时,我们会参考人们的需要,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这是建筑成功效果的实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是安全性,而耐久性是建筑物存在和使用的前提。混凝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组成,主要是砂、水等材料的混合物,构成建筑物的墙体,是建筑物最重要的材料。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材料,它形成粘性胶料。它是目前建筑业使用最广泛、最常见的材料。当然,当前社会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迅速,混凝土材料种类也越来越多。有不同比例的混凝土和掺有各种外加剂的特殊混凝土。因此,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最常见的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素混凝土结构。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强度不够
        混凝土的强度与土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强度主要受原材料配比和后期养护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有不同的要求。制作混凝土时加入的砂、水等原材料差别很大。混凝土制成后,必须测试混凝土的强度。如果试验不合格,这种混凝土不能投入使用。然而,在土木工程实际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很多工程的混凝土生产并不是很规范。如生产过程中未按要求科学配比原材料,生产后未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造成养护效果差。另外,如果混凝土强度不能及时达到标准要求,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2.2混凝土结构裂缝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前期浇筑混凝土时,操作不符合要求,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另一方面,混凝土后期养护管理不当,导致裂缝的产生。另外,在混凝土混合料水化过程中,水泥灰放出大量的热量,但在这个过程中,水泥的散热被上部混凝土阻挡,水泥中大量的热量不能在短时间内散失,而是聚集在混凝土中,容易造成巨大的温差混凝土结构内外,在温度作用下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
        2.3混凝土结构自缩
        混凝土是由多种不同的原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不同种类的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差别很大。同时,混凝土中所含的水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部温度环境变化较大,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量大,且水分蒸发量大,混凝土结构可能迅速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解决混凝土结构收缩最有效的方法是掺加矿物掺合料,但要注意科学合理地控制掺量。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温度控制技术
        为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混凝土在水化反应的作用下会产生放热现象,但混凝土受自身结构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在短时间内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全部释放出去,这将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和变形。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些现象,有必要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注意水灰比,并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另外,在施工中,可以充分利用矿粉和粉煤灰来减少放热,从而避免结构问题,大大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强度。在混凝土施工中,可利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循环水管可安装在混凝土内部。
        3.2混凝土的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效果,需要提前准备,主要配备移动泵和配套泵,根据实际预约时间到现场指定区域。但要求有关人员分析混凝土凝结速度快的特点,并准备好备品备件,以防在异常运行时,因养护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凝结。另外,管道使用后,应进行清理,以保证管道下次正常使用。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运输中使用的设备,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质量;二是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坍塌;三是保证输送泵的质量,加强连接部位,有效防止漏浆;第四,清洗混凝土输送泵时,不得留渣。
        3.3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浇筑作业。主要原因是浇筑作业具有连续性,施工过程不应停止或中断,使混凝土性能发挥最大效果。施工中断时,应及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因反复浇筑而无法连接的后果。另外,要注意混凝土浇筑质量,加强质量检查后再进行质量检查。一方面,质量检查的目的是及时纠正钢筋偏差或压实度不合格,保证返工后的施工质量,减少因工期延长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振捣作业应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以便实施各项作业。明确振捣作业的均匀性后,可减少插入过深或钢筋与模板的接触现象,使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的浇筑方式。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过大,需要减少混凝土在夜间施工时产生的体积收缩现象。
        3.4养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混凝土施工养护对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混凝土构件浇筑时,需要进行12-18小时的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浸泡和覆盖。在维修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维修时间一般在一周以上。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气温偏低,应针对具体情况做好养护工作,并可根据冬期施工的要求,提高养护效果。例如:通过添加添加剂或蓄热,减少因温度低而维护不足的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是现阶段土建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本质上讲,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不仅包括施工工艺,还涉及竣工后期的养护和养护工作。因此,施工工程师必须关注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细节,分析研究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微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混凝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新.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9):21-22.
        [2]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2):87-89.
        [3]戴俊锋.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