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李青华
[导读]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摘 要: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也给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程序不仅更加复杂,而且更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详细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期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角度来说,具有水泥使用量大和断面多等特点。因为水泥水化之后极易产生很多的水化热,使得混凝土会产生相应的收缩应力以及温度应力,若应力超过混凝土承受极限,极易引发裂缝问题,进而影响着结构性能,做好整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把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从技术的应用质量要求来说,具体如下:(1)规范化。技术操作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技术方案,做好技术应用质量影响因素的严格把控,保证技术质量达标。(2)标准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要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做好技术应用质量和安全性的把控,确保混凝土工程后期的质量达标。(3)高效化。混凝土施工作业,一方面要保证质量;另一方面要做好效率的把控。这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比如工程资源,确保作业的有效开展。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2.1施工程序较为复杂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极为重要,包含了许多要素,并且由于施工环节较为复杂,会使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受到一些影响。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较大,在施工的时候对温度等外界环境要求较高,要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还需要结合更加系统且复杂的施工工序,整个施工程序较为复杂。与此同时,也需要更高要求水准和多样化的材料。
        2.2容易出现裂缝或涨缩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较大,一般结构超过了一立方米,比普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求更高。但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本身体积较大的原因,散发热量的难度较大,一般室内外温差较大,超过25摄氏度后就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形。而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原因,水化热的放热时间很长,极容易导致内外温差过大,由此引发裂缝或涨缩现象。所以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严格选择适合的技术,避免开裂或涨缩现象出现,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3影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因素
        3.1环境温度变化因素
        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出现一些变形,因此,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到浇筑的效果。当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极大时,产生的影响效果是负面的。所以,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就检测和预测好环境的温度,并且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有涨缩或裂缝现象出现。
        3.2混凝土的养护因素
        实际上,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在注意浇筑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浇筑施工过程后期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的关注度。应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尽量减少裂缝产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自身的水热化会带来一定的热量,温差原因会导致裂缝产生,此外硬化过程也会引发裂缝产生。硬化的过程中,水分蒸发的速度比较快,会出现大面积的混凝土缩水,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3设计构造和原材料因素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原材料的质量好坏、配比是否合理、设计是否得当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要严格地掌控混凝土和钢筋配置的比配,按照设计进行流程。原材料影响因素主要有混凝土强度等级,构造钢筋和水泥的质量,包括水泥的品种和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科学设置材料配比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体仍然是混凝土材料,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如果配合比设置错误,会带来裂缝等诸多混凝土质量问题,因此,除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外,还必须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标准、方案要求和材料特性,科学设计配合比,进行科学试验。一般以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作为衡量配合比的标准,此外,在确定配合比时,应考虑抑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实际需要,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难度。当然,矿渣水泥、粉煤灰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提高混凝土性能也有很大帮助,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
        4.2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是困难的。为了保证不出现质量问题,分层浇筑法比较常用。层间厚度一般定为50cm,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概率。一般来说,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整体分层、斜分层或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有不同的要求,综合分层时,需待上层混凝土初凝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斜分层时,振捣作业工艺要求更严格,浇筑自下而上进行;分段分层时,要做好在下层施工质量检查中,只有浇筑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4.3振捣施工技术
        一般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选用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或斜插入,并保证振捣器插入点分布的均匀性。振动运行时,应控制好插入速度,宜采用“快插慢拉”,有利于振动频率的稳定。分层浇筑施工时,振捣器插入深度应控制在层外50cm以上,以减小分层间隙。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振捣器碰到模板和混凝土边缘,以免损坏混凝土结构。同时保证混凝土材料供应的连续性。
        4.4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温差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更大,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1)原材料冷却。为了更好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从材料来源上做好冷却工作,特别是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材料的预冷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控制。由于混凝土含有多种原材料,水泥、砂和钢筋应合理储存。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材料的溫度和化学特性分开存放。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就要给一些材料浇水降温,必要时还要盖遮阳棚。(2)设置绝缘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保温层的设计具有控温效果好、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效果。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提前模拟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层的效果,实现保温设计的优化,节省设备和成本投资,提高混凝土保温效果。
        4.5做好混凝土养护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不仅是在主体施工过程中,而且是在后期养护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具有良好的效果,要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就要在养护上下功夫,保证混凝土质量,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通常是在浇筑施工后,一是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压实工作,借助专用设备实现超排,二是及时涂刷涂料或保湿措施,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同时,为了更好地监测大体积混凝土的状态,可以设置温度监测点,实时采集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得到内外温差值,为具体维修实施提供数据依据,达到更好的维修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趋于寻常,因此也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不过,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施工时不同于一般的混凝土施工,因此,要更加注重施工质量和施工工序,保障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切实有效地实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促进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推进建筑行业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钢,张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3):95.
        [2]林旭,张印国.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24):13~14.
        [3]王宇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91~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