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建设工程中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王少华
[导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持续深入,住宅产业化建设已经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持续深入,住宅产业化建设已经全面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施工速度、保障施工质量以及反映施工文明程度的重要技术之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构件生产工厂化,受人为及环境等施工因素影响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构件的质量。但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实现建筑现代化、工业化、产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业的发展大趋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极大程度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又可以缩短建设工期。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良性互动、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推动建筑施工方式变革、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具有积极作用。
        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
        1、预制构件生产的工艺。预制构件的工艺流程体现了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特征,预制构件的生产从构件的生产图纸开始,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根据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将数据传输到预制构件生产工位,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整个物件的生产主要包括划线、摆放边模工序、安装钢筋及预埋件工序、布料机浇筑混凝土工序、振捣刮平工序,最后是拉毛预养护工序,养护工序完成后生产出的预制构件能够直接运出,供施工使用。目前在国内的生产设备中,数控画线工序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在整个生产线的传送过程中模台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偏转,导致放置的模具有一定的偏差,目前大多数的厂商正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生产企业也都在应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企业,PC,预制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2、预埋件的定位安装。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具摆放完成后,要在模具的框架内摆放预埋件。预制构件中的预埋件的规格以及数量较多,所有的预埋件需要固定,特别是对于具备定位、连接功能的预埋件还需要采用钢模板的固定物相连接。预制构件厂在生产构件时,模具应能满足以下要求:
        1)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
        2)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3)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
        4)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同样在其后续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工序,还不应该接触预埋件,并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混凝土将预埋件冲翻、推倒,振捣工序中,振捣棒要与预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振捣棒振捣过程中影响预埋件的摆放位置。
        3、预制构件的脱模与成品保护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静停时间为混凝土全部浇捣完毕后不宜少于 2h;
        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 15℃ /h;
        3)恒温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55℃,恒温时间不宜少于 3h;
        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10℃ /h。
        5)养护时应注意预埋塑钢窗的变形等。

养护工序一般在立体仓库中进行,养护过程根据养护温度曲线自动控制预制板在养护窑中的温度,从而使预制板达到最佳的性能,在构件从养护窑中出来后进入脱模工序。预制构件脱模起吊前应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的强度,达到 75% 设计强度方可拆模起吊。预制构件起吊的吊点设置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平稳起吊的要求。脱模吊装一般由专用设备完成 , 这些设备工作平稳,保证了起吊过程中保护构件,避免构件开裂,构件脱模完成后放置于固定支架上,在放置过程中也要对构件进行相应的养护。
        4、预制构件的运输及现场存放。在运输工程中,要保证不损害预制构件的质量,具体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预制构件视具体情况选用竖立式或平叠式运输,车上应设有专用架,支垫位置正确选择,构件接触部位用柔性垫片填实;车辆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错车时要减速,并且应留意稳定构件措施的状态,需要时在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进行加固;预制外墙板可采用竖立方式运输,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梯隔墙板可采用平放方式运输;在现场运输时,道路应平整坚实,以防止车辆摇晃时引致构件碰撞、扭曲和变形;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卸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和非操作人员,并应有可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及验收合格后,应尽量避免堆放、随即吊运到安装的位置。
        二、预制构件的施工
        1、施工前准备。预制构件施工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材料、场地、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准备,装配式建筑与现浇筑建筑的施工在机械设备和场地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预制构件的场地主要用来存放构件。预制构件应该放置于塔吊范围内,以减少搬运次数,并且预制构件的堆放应该做到地基平硬,构件堆放要平稳,受力要均匀,以防止构件受力变形,在堆放过程中还需按构件的类型进行分割,在一些较大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生产的构件采用了预埋射频卡,在施工安装过程中,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构件,同时为了节约场地,堆放场地上可以设置支撑架。
        2、连接件、调节件的安装。预制墙板构件一般采用塔吊将构件吊装至需要安装的位置,通过将预制墙板下部的钢筋与上部预制墙板的套筒完成待安装构件的初始定位,之后安装构件底部的连接件,根据控制线的位置调节连接件以保证在安装平面内满足要求,之后安装临时支撑,支撑安装完成后调整连接件、斜撑以保证构件满足相应的垂直及水平度,构件的垂直度通过全站仪来保证,构件的水平度通过其上的控制线来确定。临时斜撑杆、连接件等应在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3、弹线、定位。在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参考施工图纸在完成面画出轴线位置,参考轴线及其尺寸画出控制线,两线采用不同标记标示。控制线作为安装完毕后的质量复核依据。通过楼层控制点检测预制构件轴线,采用全站仪放线,精度满足相关规范。在吊装前,检验预制构件的质量,对合格的构件投控制线,以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标高以及垂直度。
        4、预制构件的施工标准化。预制构件的施工需要根据不同构件的特征及建筑施工场地的条件,编制构件施工的工序,并形成文件,下发至各工人。施工过程中要对工人以及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得施工工序标准化,培训过程中要重点阐述施工操作的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视频及动画的方式来表达文字无法描述的内容。在预制构件的施工中,根据配件的特点选用专用的施工工具,使用非专用的工具容易引起构件的损坏。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由于其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能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材料在现实建筑节能和结构性能方面的效率,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功能和结构性能,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发展以及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过程,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达到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晓勇,孙晓阳,陈华,等.预制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1(2):77-80.
        [2] 纪先志.住宅产业化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综合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42(10):7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