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建仿真环境,通过硬件设备来模拟人体的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等真实感觉,使参与者在其中产生与真实环境中相同或相似的体验。为消除带电作业人员对带电设备的恐惧,提升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增强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进行大量的培训,但是受场地、天气、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培训范围和效果并不理想,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带电作业的仿真培训系统,通过模拟现场作业环境和操作流程,可以使人员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标准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
关键词:带电作业;虚拟现实技术;仿真培训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 已有初步的应用探索,国内高校和企业尝试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引入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电网应急演练模拟系统、电力安监仿真培训系统等,增强培训效果。山东电力公司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监控点的设置。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装表接电技能培训。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综合移动监控系统和电缆头制作培训。但这些技术均缺乏交互性,缺少体感触发,未聚焦电力安全。
1 虚拟现实技术
1.1 技术特征
VR技术具有3个突出特征,分别为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沉浸性是指用户感觉到好像完全沉浸于虚拟世界之中一样。沉浸性取决于用户的感知系统,目前相对成熟的只有视觉沉浸和听觉沉浸,而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其他感知技术尚在研究之中,并成熟。交互性是指人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自然交互,具有比平面图形交互更丰富的手段。眼球追踪、手势追踪等交互方式获得了重点关注,但肌电模拟、触觉反馈等借助复杂硬件设备的交互方式则严重受限于使用场景。想象性指虚拟世界由用户想象出来,用户反过来能从虚拟世界获得感性和理性认识,进而深化概念,产生创意。这种想象帮助用户主动寻求、探索信息,而不只是被动接受。
1.2 典型系统
虚拟现实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类:桌面级VR,沉浸式VR,分布式VR,增强现实(AR)。桌面级VR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实现仿真,计算机的屏幕作为参与者或用户观察虚拟环境的一个窗口。成本低,但功能单一,主要用于CAD和桌面游戏等领域。沉浸式VR采用头盔显示,使用户暂时与真实境相隔离,同时利用数据手套等交互装置给用户一种充分参与的感觉,能操作和驾驭虚拟环境。
分布式VR 把分布于不同地方的沉浸式VR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使不同的参与者联结在一起,同时参与一个虚拟空间,共同实现某个目标,提升用户协同工作水平。增强现实(AR) 把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结合起来,既可通过虚拟环境代替部分真实环境来减少构成复杂真实环境的开销,又可对实际物体进行操作。
1.3 系统模型
VR系统模型如图2 所示,用户可通过传感装置直接对虚拟环境进行操作,并得到实时三维显示和触觉等反馈信息。当虚拟环境与外部世界通过传感装置构成反馈闭环时,用户与虚拟环境间的交互可以对外部世界产生作用( 如遥操作等)。
2 技术方案
2.1 技术思路
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AR/MR) 高度还原电力作业场景,快速实现危险点消除、防控,事故演练等操作;通过高频次演练正向引导,多种体感功能(坠落、触电、撞击等) 反向激励,并实现沉浸式多人协同作业;采集演练人员的行为数据,通过深度学习加以分析,自动研判可能的风险并预警。
2.2 平台架构
由物理层、感知层、应用层、分析层构成,物理层包括底层支撑硬件,数据处理单元,平台物理结构、外部显示单元;感知层包括虚拟现实眼镜,数据手套、触电、坠落、爆炸等体验触发模块;应用层包括典型场景演练、安全作业辅助、多人协同演练;分析层包括演练评估系统。
2.3 信息安全
为实现多个演练基地之间远程异地协同工作,平台采用独立的专网通信,与调度数据网和综合数据网等内网无关。系统采用纵向认证和网络专用,其安全防护等级达到机密级。
3 平台组成
3.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典型带电场景演练系统
(1)具备反馈功能的物理体验系统:
① 机械装置模拟“坠落”的物理体验功能。
② 具有“触电”功效的低频脉冲手套;
③ 电磁弹射装置模拟“爆炸”的物理体验功能。
(2)具备动作捕捉功能的数据化手套动作捕捉功能,
(3)配电线路场景( 斗臂车)、变压器室内场景(变电倒闸操作) 等带电作业演练系统,将常见的电力安全事故进行体验场景点筛选归类,共计1265 个一级风险点及69 个二级风险点。设计了带电作业、开关柜操作等典型场景,并能够快速切换。
3.2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安全管控演练系统
研究电力设备AR 动态模型,研究典型一二次设备的三维立体模型对应的AR 电子标签开发识别AR 电子标签的手机APP。工作负责人进行安全交底后,工作班成员能正确完成变电站电系分布情况、布置安全措施。基于变电站全站可视化架构,实现了各专业的安全管控演练,提升运维、检修和线路等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管控水平,对安全措施“可观、可控、可评价”。
3.3 电力安全多人协同演练系统
组织电网调度、监控、运维和检修人员协同合作完成任务,即尽快查明故障原因、及时的汇报故障以及快速处理故障和恢复送电等内容,分解成一项项独立而又环环相扣的任务,让学员在任务场景中按各自本职工作角色进行实战演练。
(1)研究空间定位技术,配合动作捕捉系统,实现了本地多人协同演练。
(2)基于专用光纤通道,实现了远程异地多人协同演练。
3.4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演练评估系统
平台将演练所见即所得,真实作业场景与虚拟场景的无缝连接。对于演练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分析,辨识可能的风险因素,逐步提升至自分析自研判的智慧安全演练平台。以突发事件为蓝本,无固定脚本,实现多人互动,且具有结局的多样性。建立“实践能力+ 心理素质”双引擎的模拟演练交互系统,实现应对过程现场重溯的“体验式”模拟演练。
结语
平台的技术关键点及相应难点:构建硬件支撑平台,难点在于典型性和可扩展性;软件系统研发,难点在于操作便捷性、趣味性以及真实性;优化算法开发,难点在于方案优化策略、行为分析算法和薄弱点分析。本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以电力安全演练为主线,将具有高空坠物、触电、爆炸等真实的物理触发模块与虚拟现实软件系统做到实时联动。在保证体验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高度还原事故真实感受。
(2)以突发事件为蓝本,实现自演绎、自触发的多人互动,具有结局的多样性。建立“实践能力+ 心理素质”双引擎的模拟演练交互系统,实现应对过程现场重溯的“体验式”模拟演练。
(3)基于带电作业可视化架构,实现了各专业的安全管控演练,提升运维、检修和线路等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管控水平,对安全措施“可观、可控、可评价”。
(4)对演练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不断改进内容及方案,让演练及评价更真实合理,辨识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的薄弱环节和潜在的不安全行为,提升演练培训效果。后期将混合现实技术引入到平台中,实现增强现实、增强虚拟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毕会静,李兵,张红艳,高峰.秦科源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培训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3):45-46
[2]王冬冬.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培训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36):88
[3]刚家林.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培训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23):101-102
[4]向保林,袁高龙,孔祥海.电力培训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8(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