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的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系统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7期   作者:吕文
[导读]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改善当前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的粗放低效的工作方式,研发了基于移动互联的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检修信息、设备台账信息等的规范化管理。该系统利用了RFID技术,加上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等特点,能够大大提高整个检修管理的工作效率,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移动互联;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系统
        引言
        随着我国电网的不断建设,现有输配电网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变电站总数量逐年增加。市场上的变电站内设备型号规格种类多,新变电站与旧变电站的设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现场情况复杂,运维人员在日常运维工作中难以做到对每个变电站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因此,管理上的盲点是影响电网运维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且由于变电站和变电设备长时间暴露在野外露天环境,运行环境相对恶劣,设备、线路及配套设备老化严重。国家电网的运维需求与当下的专业人员配置存在严重不匹配的问题,专业人员在数量上的缺失是导致电网运维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今一般采用的方法为电子表格人工录入,这种方法在相关查询以及添加等操作方面效率较低,且对于变电站设备的调试、试验、运维、消缺等相关记录缺少相应的流程管理,存在记录不详细、记录内容随意篡改的现象,这样的运维记录很难承担起培养运维人员的重任。基于移动互联的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系统,运维工作人员可以将来自不同变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处理,实现对输配电网络的综合化、系统化的管理,提高变电站及其配套设备的运维质量和效率。
        1系统基本结构
        移动互联的变电检修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电子标签、移动终端、电脑终端和数据库。其中,粘贴在设备上的电子标签利用的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技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将电子标签进行读写,达到识别目标、对应设备、数据交换的目的;移动终端设备,具有NFC功能,安装有检修信息管理APP,能读取电子标签内存储的内容,该APP通过数据库查找到相关设备完成信息的展示与修改;服务器安装MySQL数据库,与移动终端和电脑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响应移动终端和电脑终端对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数据操作;电脑终端是汇总变电检修信息的终端,运维人员、管理人员均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来查询、下载相关变电站及其配套设备的运维数据,用以后续的分析、人员培养等工作。
        2应用的技术
        2.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英文简称为RFID,这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在非接触的情况下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读取其中的相关数据,实现数据的交换。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多个特性,首先是适应性,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能够无视灰尘、塑料、木材等障碍物的阻隔完成读取,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下。其次是独一性,每个无线射频识别标签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产品的身份证明。然后是简易性,无线射频识别的读取设备和电子标签结构都比较简单,目前已经实现了智能手机上的普及。最后是高效性,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读写速度非常快,且能够同时读取多个标签,信息数据交换效率高。在变电站巡检工作中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巡检作业顺序、进度的实时监督,有效规避了运维人员的巡检遗漏问题,提高巡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人工智能技术
        变电站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分析设备运行和检修的历史数据,对运行设备的异常情况给出相对应的提示,保证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能够在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发出预警。


        2.3图像识别技术
        移动终端的变电检修管理APP能够自动识别图片、PDF等文件中的文字,智能建立索引,用于用户搜索。同时还能够扫描压板状态进行识别,大大提高了变电所合并检修的效率。
        2.4分布式技术
        服务器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SpringCloud进行构建,数据和逻辑同时存储于两台服务器,确保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任然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变电大数据问题解决对策
        3.1构建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
        为切实解决变电检修大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实现“三型两网”的建设目标,不仅需要完善智能电网规划,而且需要将泛在电力物联网规划落实到位,更需要统筹“互联网+”背景下变电检修的布局。基于此,电力企业应当构建信息高度共享、集成各业务、贯通各层级的变电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平台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提高变电大数据收集的流程化管理;利用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能够切实提高变电大数据收集的效率,同时平台规划设计的数据上报、计算、校核、统计,因此大幅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从根本上提高了变电数据的精确性。不仅如此,借助流程化上报,实行多环节管控,能够精确获取所需数据信息,确保了数据源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从而为变电检修高质量、高效率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②完美融合多源数据;借助电网大数据一体化平台能够强化电网变电检修数据的高度共享、统一维护与集中管理;③结果全信息细化管理;变电检修的结果借助大数据平台基于电网数据进行分析与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与质量。案例分析:某供电企业针对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构建变电检修大数据平台,并对变电设备日常检修标准进行了规范,其中包括变电设备易损件的备品台账、常用螺栓的力矩规定、各变电设备之间的距离、隔离开关的二次图纸、断路器的特征数据以及断路器二次图纸等。若提前在图纸中进行明确标识,则经过现场检修工作人员进行核对矫正后,就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检修不足。如此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图纸存在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变电检修。而备品台账则可以切实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与质量,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为后续变电检修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支持。
        3.2明确管理职责
        “互联网+”背景下,变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应当进一步明确变电检修的关键点与工作重点,并对现有变电检查维修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不仅如此,也应当在变电检修过程中确定管理形式与管理指标,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并强化监督与管理,进而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安全运行。在实际检修过程中,若是发现部分变电设备存在严重老化现象,同时功能较为落后,则应当及时进行更换。
        结语
        基于移动互联的变电站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更加高效的变电站运维工作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了输配电网络的精益化管理水平,为变电站及配套设备设备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杨,陈昊.激光导航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在特高压变电站的应用[J].电力工程技术,2017(4):131-136.
        [2]谢小军,吴非.变电站通信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研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7(6):106-112.
        [3]司志舟,赵明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7(07):166+170.
        [4]黄伟洁.继电保护管理系统中Intranet技术的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4(04):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