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衍生出城市水资源紧缺、水污染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困扰了城市发展。而引入新型的海绵城市理念后,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它转变了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突破了“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思路,而是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将多种生态化技术引入城市道路设计应用中,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更好地维护了城市生态水文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应用剖析
引言
如今社会持续进步,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持续提升,国家选择的一些方法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如今比较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海绵城市的新型理念能够有效的应对城市排水问题,不过在研究海绵城市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合理地平衡城市的发展和水生态平衡,我们国家就需要增强对于技术和政策的分析,使其在城市治水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充分分析海绵城市技术和实际的使用。
1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程度
1.1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的节省雨水资源
海绵设施的作用包括吸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等,能够有效的协调城市的人工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如此可以借助雨水来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而且可以有效的应对旱灾和洪涝等灾害,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1.2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完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可以减轻城市内涝的情况,并且可以净化生态系统,应对热岛效应。这样的一种水循环系统能够显著增加绿化环境,而且可以使得绿植行业获得更加显著的发展,能够美化以及净化生态系统,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海绵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2.1尊重自然
海绵城市比较重视自然环境,需要确保能够顺应自然,而且需要正确的使用和保护生态资源。在设计排水系统的时候,人们需要高度重视这个原则,如此能够完善传统粗放式以及高强度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有关原则来进行设计,给资源环境和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2.2防涝原则
要想避免城市产生积水或者是洪涝的情况,有关的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排水、使用和渗透的原则,正确开展工程防涝工作。城市需要及时的排放积水,而且需要做到对于雨水资源的回收使用,防止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2.3不浪费的原则
城市建设的给排水系统需要重视节约的问题,人们需要防止过度调整线路,而且需要正确使用之前的给排水系统和存在的各种资源,其中能够选择小区绿地和城市道路来完成对于雨水的收集。
2.4个性化原则
城市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工作也会有所不同。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人们需要防止直接使用其他城市的设计工作,而且需要根据城市的绿化情况以及基础设施情况来完成对于系统的设计和环境的优化,如此也可以解决水资源紧张以及内涝的情况。
3完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3.1路基排水设计
最开始需要保障路基排水设计的合理性,所以市政部门需要对于这个地区的地基开展勘测和研究,联系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排水设计的结构和规模。路基的主要功能就是透水性能,其中主要就是选择晾晒以及碾压路段的方法来通透地基的缝隙,要是通透性得不到保障,就能够选择换填的方式来进行疏松。要是土质比较软,能够选择堆载预压的反复来保障施工土质标准。要是土质比较干,就需要在施工时期选择含水量合格的路基,其中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排水沟在增加储水的功能,借助纵横交错的排水沟能够使得土壤及时地完成蓄水,而且可以提升土壤的含水量,保持雨水系统的可循环程度。对于储水需要进行排水设计,而且需要设置路基排水泵,这样可以减轻内涝的情况,保持人工系统的平衡。
3.2路面和结构内部的排水设计
路面宽窄程度和路面排水结构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会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其中路面宽广属于定向因素,不可以随意变化,对于市政部门来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决策,使得排水系统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宽广的路面,能够在附近设置宽度合适的雨水口,这样能够减少雨水停在地表的时间,而且可以做到及时地排水,不会因为积水过多产生各种问题。不仅如此,也能够在道路的两侧设置距离相等的集水井口,提升排水的效率,降低雨水对于路面的冲击。要是路面比较窄,就需要继续路面单坡设计,安装横向管道能够及时的完成排水。海绵城市的路面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透性,不过路面要是产生了比较大的裂缝,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排水效果,而且会雨水渗入到地面变成积水。因此对于市政部门来说需要充分的分析进行预防,充分分析混凝土等材质问题,避免产生裂缝的情况,而且能够扩散排水面积,把积水引入到道路两旁和基层地面排水里面,防止雨水的冲击给路面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也需要增强对于路面结构的重视,路面的坡度和排水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有关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勘测,正确计算出路面的坡度,提升整体的排水效率。
3.3绿化带的排水设计
其中主要就是借助花草树木来调整土壤的质地,主要就是这些东西会使得土壤变得更加肥沃松软,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就能够完成疏水。所以需要高度重视绿化带,及时地进行灌溉和护理,如此能够提升整体项目的效用。并且要想确保绿化带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就需要把他们和路面进行分离,降低对于绿化带的损伤。
3.4对于车行道和人行道的设计
车行道和人行道选择的都是硬质路面,通透性比较差,比较容易看出,雨水停滞在路面产生积水,或者是因为没有及时地排水并且因为天气寒冷进而产生积冰的情况,这样就会产生出行安全问题。不过在海绵城市会把雨水传递到地表下面,完成水循环。不过因为车行道使用是比较特殊的,不可以长时间进行维修,因此就需要选择保护方法,下地表中下方设置非透水性材料,降低雨水的冲击,减轻对于路基的损伤,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城市疏水。
4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优势比较显著,所以人们需要增强对于海绵城市的研究,把它使用到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里面。人们需要正确使用海绵城市理念,正确设计人行道和绿化带附近的给排水管道,如此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内部的排水能力,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燕、“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8(20):133.
[2]陈志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居舍,2018(04):1.
[3]宁芳仪,丁淑艳.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