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数字化对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10期   作者:史斌
[导读] 现今数字化已经对人们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摘要:现今数字化已经对人们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印刷数字化成为企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并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目标,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手段更加多元化,每个流程中都将数字作为基础。同时,企业管理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认识到数字信息化的意义,对原有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企业的精力利润会提升,竞争力增强,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关键词:印刷数字化;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的管理模式
引言
        当前,我国印刷业的数字化技术革命正在实现印前从模拟原稿的信息处理方式向全数字化印前信息处理方式转变,印前、印刷与印后加工集成化的转变。近年来,后印刷数字化已经逐渐由概念转化为中国印刷企业的发展目标。
1印刷数字化的发展
        1.1发展期——印前流程概念初始
        1995年左右,国内开始引进照排机,数字化的版面经过RIP渲染成点阵数据,一页一页从照排机输出,经过胶印机印刷出整版版面,桌面排版不再被认为是业余的技术了。2000年以后,照排机幅面越来越大,接着CTP(电脑直接制版)技术的引进,于是有了“印前流程”的概念。第一个利用流程去推广印前数字化技术的是“崭新印通”,但当时电脑、网络的速度很慢,将8个PostScript版面拼成一个大版,储存到硬盘就需要耗费30~40分钟,无法应付照排机的效率。崭新印通第一个将小版RIP,利用低分辨率的缩图来拼大版,有了大版上各个小版的位置,就可以在输出到照排机时,将实际可印刷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排列成大版的印纹,这一办法不但解决了当时电脑网络速度不足的问题,还要求操作者将不同的软件功能安排好,依次去处理不同的工序,包括RIP、高低分辨率的影像文件分流、打样、输出到制版机……
        “流程”本来是事先画出一个图表来描述逻辑关系和数据传输途径,辅助说明程序的规格。印刷技术供应商借用“流程”的概念,把“不同的软件功能被安排好去处理一连串印前工序”。后来流程成为印前数字化软件的代名词。
       
        1.2成熟期——管理数字化逐渐演进
        有了流程概念,印前数字化就有了系统架构,活件进入印前就可以等待印版的生成。2000年国际印刷组织CIP3(后来改制成CIP4,目的一样,只是采用了新技术)成立了,大家认为互联网兴起,未来印刷行业将在网络上运作,势必需要一个标准格式让整个印刷供应链可以利用数字化串联起来。在CIP3出现以前,印刷机制造商不论是德系或是日系,海德堡还是小森,他们都把精力放在印刷机的效率上,许多印刷机的控墨台都采用外包合作方式,一旦有了CIP3的概念,印前数据终于要和印刷机互动了,控墨台就必须有数字化的弹性和能力,所有的印刷机制造商都不约而同地将控墨台纳入自己的内部研发体系中。
2印刷数字化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
        传统印刷生产流程是以物理媒体(如分色片、照排片、样张、印版等)及其物流与仓储为基础,生产各个环节(工序)都以物理媒体的加工处理为目的,通过物流与仓储将不同环节的物理媒体连接,通过质量控制提供物理媒体的可视化的媒介外观。而数字工作流程从信息采集到印版输出甚至到印刷,都以数字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存储为目的,数字贯穿在印刷系统各个组件,数字网络和数字媒介(如光盘、光磁盘、硬盘等)是连接系统各组件的纽带。
        目前,数字印前由扫描仪和数码相机、数字工作站、直接制版机(CTP)及各种处理图形和图像软件组成。其中,扫描仪和数码相机实现印前图文采集,将模拟信息数字化。

数字工作站是图文处理的基础硬件,借助各种印前软件,完成图文处理、排版、拼大版及其输出控制。直接制版机(CTP)将数字工作站大版文件直接输出印版。 CTP的运用致使数码打样替代了传统机械打样,印刷厂也已开始普及使用,全新的色彩管理技术和数字成像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简化了作业过程,保证了模拟印刷的质量。数码打样已经成为CTP印前系统的重要组件。印前与印刷、印后加工的衔接更加紧密,通过通用CIP3PPF文件,印前已经向印刷机传递各种印刷控制数据,如套准数据和供墨参数,实现了印刷机套准和墨量的预先设定,还可以向无轴传动的裁切和装订设备传送产品尺寸、裁切线和折页线位置等印后加工数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印刷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集成。
3印刷数字化对印刷生产模式的影响
        在对常规印刷流程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会参照印前、印刷等流程来进行排列,物理载体作为转换标准,印刷先后顺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每个物理载体间获得合理的转化,仓储等手段将每个环节连接在一起,成品、半成品都能被传送。此种生产模式暴露出众多的不足之处,其会受到时间、区域的束缚,印刷效果不佳。现今是印刷数字化的时代,企业的生产模式将发生大幅度的变革,排版到印刷的整个过程都具有数字化的特征,印刷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成倍增加。同时,衍生出在机直接制版与数字印刷机,各种环节能够全面的整合,短板印刷的生产格局被转变,生产模式发生大幅度的变革,从而印刷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印刷范围拓宽,各种信息能进行实时传输,按需生产流程获得实现。印刷数字化对印刷生产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促使企业的经济利润提升,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印刷生产模式已经被突破,由于原稿类型具有差异,质量、复制内容会具有较多的不同之处,在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印刷质量有较大的出入。
        在对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应意识到数字化印刷的地位,对各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各种生产流程才能有序地进行,它成为企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印刷工艺设计的流程中,参照客户的具体要求,运用适当的原材料与工艺路线,对原稿内容进行审查,工艺路线方针被全面确定,原材料消耗的定额路径才会发生变化,多个环节获得合理的整合。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优良的实践经验,形成创造性、专业性的思想,印刷工作是一个系统的流程,人们需对众多问题进行全面考量,掌握众多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也应该较为丰富,对各种问题进行整体的考量。
4管理与生产一体化的变革
        在印刷企业CTP技术、DI技术和数字印刷机技术推动的数字化进程中,印刷数字化不仅涉及整个生产流程,即包含印前、印刷和印后,还要扩展到媒体准备的前端创意、设计、创作和后端的发行与特约服务。印刷数字化的内涵不仅仅是技术的数字化,还内含着管理和信息传递的数字化。印刷数字化在全新数字平台上,从网络接单、下达各个部门施工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直至DAM经营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工艺流程包含从创意设计、数字化图文信息处理、数码打样、CTP制版、印刷机数据预设与自动化控制、印刷品质的网络化视频监控、印后加工的数据预传与控制、耗材的结算、分装发运、特约服务及其网络化商务结算。传统印刷凭借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已经开始实现管理与生产的一体化进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印刷数字化将信息化、网络化作为核心内容,印刷企业若想实现数字化的目标,技术与管理流程都应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特征,运用新型的管理思想,培养出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最终,企业才能长远发展,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
参考文献
[1]王莉,张浩,焦生辉.适应印刷数字化的印刷工程教育探索[J].印刷杂志,2019(01):54-58.
[2]刘琳琳,詹德佺,尚晏莹,欧珊,刘玉佳,邵云龙.印刷智能制造之路[J].印刷杂志,2019(01):14-18.
[3]本刊辑.推动图书印刷数字化助力出版行业变革[J].广东印刷,2018(06):8-9.
[4]黄健权.兴艺印刷:数字化利器,打造精益智能供应链[J].印刷经理人,2018(11):60-61.
[5]唐小兴.印刷数字化之DoNet系统[J].今日印刷,2018(05):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