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新趋势及潮流之下,房建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重点,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也涌现出了大量房屋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工艺及新的结构模式,逐渐成为本土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艺技术,为建筑物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条件,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以价值。基于此,文章先对房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实现房建工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要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有效进行利用。由于具有施工快、污染小等优点,因此在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利用它的优势为工程带来便利,成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因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时间比较短,所以为了降低不成熟技术所造成的损失,就要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1装配式混凝土房屋工程的优势分析
1.1绿色环保
装配式混凝土房屋工程中一般会采取预制的外墙板方法,能降低墙板的应用量,并降低约40%的木材需求;装配式混凝土房屋工程中所采用的预制构件均是直接加工成品或者半成品的,所以针对耗材的应用需求很少。减少施工环节的噪声污染,减少将会形成的废水与其他有毒物质,加强环保。
1.2缩减工期
房建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设中,采用预制外墙板在屋面安装外墙时,采用木砖可以立即封闭外围。装配式房屋工程技术还可以给室内砌筑与装饰项目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这是由于新型的工艺技术能够将外墙装修和粘贴保温物料等工艺同其他工艺同时完成,从而有效缩减了施工工期。
1.3节约造价
装配式建设技术所采取的预制部件均是从生产商那里统一生产的,并统一运送到施工场地,因此其生产与施工等操作流程都极易复制,由此就下降了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标准,而且还能提高施工效率。采取这种技术有助于推动施工工作,节约工程造价,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
1.4性能优点
装配式房建工程技术具有很强的防震性能,可以保证用户得到良好的安全感;部件生产环节一般会使用很多保温材料,使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以更好保证房屋的保温效果,取得冬暖夏凉的成效;装配式房建工程的主要施工部件就是钢筋混凝土。因此在建设时多遵循刚柔并济的工作原则,提高整个部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延伸房屋的应用寿命。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分析
目前,我国采用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有多种施工形式。如剪力墙、填充墙、楼梯、阳台等不同部位的构件施工。不同形式的结构施工应注意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免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
2.1NPC施工技术
NPC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其中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的构件主要是有效的连接混凝土墙板、墙梁的紧密连接。当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连接时,通常在竖向构件上预留钢筋以便于搭接。由于剪力墙是预制安装的,因此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外墙作业的难度,降低施工成本,大大减少材料的浪费,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NPC施工技术还可以避免因材料的不同而造成的裂缝,使不同部位的连接更加可靠、安全。
2.2PC施工技术
PC施工技术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种形式。这种施工技术预制的构件主要有空调板、填充墙、楼梯等,通过PC施工,有效的控制不同材料间的连接,减小施工缝隙,使不同材料粘贴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保温性能。预制构件的完成是在工厂内进行的,因此,现场施工更加方便,安全性高,材料能有效的利用,而且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PC施工技术尤其能大大减少工程量,如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施工工序等,减少因混凝土强度形成而需要的时间。
2.3剪力墙施工技术
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房屋的阳台、楼梯等部位,这种结构的施工应用较多,为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外墙的保温是在预制时完成的,减小因混凝土和保温单独施工导致的材料结合达不到要求,从而造成人工的浪费。PC施工技术也存在很多问题,混凝土剪力墙自重大,需要的吊装机械要求高,因而在某方面来讲,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加快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优化房建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艺技术的建议
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设方法的探究方面依旧比较闭塞、单调,针对工程施工新技术的探究和改进需要充分使用各种优势资源,促进多种技术、员工和行业的结合。为此,业界相关企业要积极组织沟通协作,共享现有资源,一同研制出具有良好功能及美观性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性技术。
同时,在节能环保背景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艺技术逐渐完善与改进,促使该种结构施工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面总结与分析的同时,房建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艺在施工中取长补短,逐渐改进与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制作优化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正朝着模数化、规范化趋势演变,且在保温隔热、抗渗、部件衔接等方面持续改进与完善。针对房建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与衔接设计的原则,主要包含:(1)实现衔接节点的概念规划,在科学的衔接节点和构造的同时,保证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2)全面考量设防烈度、房屋高度、抗震等级等要素,通过检验确定最佳的节点衔接方法与构造。(3)在保证结构总体受力性能基础上,要维持明确、稳定的传力,促使各个节点的衔接更加稳定与可靠。(4)遵守“强剪弱弯、增强节点”的设计观念与原则,令节点衔接处的荷载力超过同类现浇部位。(5)采取科学有效的计算模型,考量衔接与节点刚度对房屋框架的影响开展设计。
3.2优化预制部件质量
施工人员在加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部件时,要采用有效措施提高预制部件质量。另外,还要研发保温与装饰为一体的技术,提升房屋建设质量,为房屋建筑建设提供更多方便。
3.3保证预制部件连接的科学性
在连接预制部件时,施工人员要保证部件的完整性、安全性,令衔接结构简化,减少不稳定性因素。另外,施工人员还需仔细观察衔接位置的保温、抗渗漏等问题。
3.4大力推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艺技术
施工企业要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制定其在设计、建设、制作、验收等方面的标准,确定配套的制作方法要求和具体设计措施,确定验收标准与施工指南,提升房屋建筑建设的成熟度。
尽管有些施工单位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但是其中依旧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各种技术的进步都有阻碍作用,影响到新技术的推行。对此,相关部门能发布相关标准文件,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更为清楚。
4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运用,不仅能够实施产业化结构施工,还符合现阶段建筑施工在发展过程中的趋势,并且这项施工技术也直接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应用,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实现节能减排这一目标,使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所以必须要科学地掌握施工特点,有效应用各种施工的方式,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柳.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效能探讨[J].混凝土,2018(5):115-117+122.
[2]莫亭.新型预制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5):190.
[3]孙亚林.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建造工艺分析[J].混凝土,2018(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