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高质量建筑提成了更高的需求。安全性提升作为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使用效果,能否充分保障建筑用户的居住安全可靠性。因此,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结构科学设计,督促施工人树立起先进的安全施工理念,按照设计图纸规范进行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确保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建筑结构的综合设计水平。本文将进一步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引言
在进行工程结构设计时首先要确保设计人员具有高度的安全设计意识,能正确把握工程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并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规范标准,考量各种工程风险,完善设计理念,保证工程设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建筑物可以安全投入使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强工程设计时对成本的控制,从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新型材料、项目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采取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协调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既能有效贯彻国家的结构设计规范,又能体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性能,从而推进工程建设事业更好、更快、更稳地向前发展[1]。
1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1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管理不当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过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性。由于建筑类型与设计结构的不同,该建筑会对具体施工材料有着不同的要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有效控制工程综合造价成本,会选择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过于节约材料费,在建筑施工前期就会留下安全隐患,会严重威胁到建筑用户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建设安全稳定的持续发展。
1.2设计方法不够完善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部分建筑设计人员自身设计观念较为落后,仍然单一采用传统建筑设计方式,缺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建筑结构安全质量问题的影响,而导致结构设计水平的降低,无法充分保障建筑整体施工的安全稳定性。这些建筑设计人员自身事件创新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对数字化设计工具与规范设计程序的深入学习了解,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制定与施工设计图纸制作上沿用传统陈旧设计方式,未能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创新采用新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样将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难以保障建筑体先进的安全性。
1.3设计水平有限
不少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对工程情况考察不够深入,在工结构设计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偏于理论没有针对性;其次设计时缺乏与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不同分项工程的设计配合度不够,对实际施工技术要求也不够清楚,导致设计图纸出现各种漏洞,后期不断进行设计变更,加大返工维修难度。
2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提升的实践措施
2.1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使用材料科学管理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建筑安全质量性,要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要求,规范引进使用对应的建筑施工材料。建筑施工企业单位不能为了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在实践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求底下工作人员偷工减料,采用一些劣质的建筑市场材料,这样会导致后续施工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致使建筑结构设计留下安全隐患。在建筑物地基结构设计施工中,相关作人员要始终组训深埋不浅埋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基槽回填与夯实作业,并主动强化地下根基与地上建筑物结构整体性。当施工现场的地基是处于软土环境中,设计人员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采取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利用高质量材料与设备加强地基基础的稳固性。
2.2保证施工图纸的审核质量
在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后,还需要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在进行建筑结构施工时,必须完全参照施工图纸,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注意建筑结构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明确各设计节点,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环节的施工安全。
2.3完善结构设计标准规范
结构设计人员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准则,这些设计要求都是由国家和相关建设管制单位制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设备都在不断升级,甚至是建设环境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相关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设计规范的管理,根据地区、时间的变化对设计标准进行相应的修正完善,弥补缺陷和不足,保证建设标准规范的全面性、准确性[2]。
2.4创新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单位要注重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实践创新工作水平,高层领导要主动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科学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设计人员完善自身设计方法,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将数字化技术实践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比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创新采用BIM技术,辅助建筑结构设计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其能够在建筑整体安全性设计上起到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帮助施工企业有效提升结构设计质量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筑设计企业单位还需通过创新运用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提高建筑整体安全可靠性。
2.5加强各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
在建筑的各个施工环节,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做好对各个环节施工人员的监督工作。在各施工环节完成后要做好验收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做好各施工环节的交接工作,每个施工环节都要积极配合检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建筑的施工安全性。
2.6做好准确设计说明
设计人员应该细化结构设计说明,对于重难点内容做好详尽的说明与注释,为后续工作人员提供全面清楚的施工指导依据,确保其他工作人员可以正确理解图纸要求,了解设计意图。此外还要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设计人员严格审查设计结果,从而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减少施工安全问题。
2.7做好建筑设计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设计人员还应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制订相应的备案,提升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度。深入分析施工图纸,明确其设计意图,严格参考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正确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8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设计人员对结构安全知识的学习,在设计工作开始前进行安全设计会议讨论,使设计人员明白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和自己的职责所在,其次要进行结构设计培训,使设计人员能够不断掌握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加深与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3]。
结束语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人员必须注重建筑结构设计的施工安全性,严格遵守施工方案以及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洛文.浅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必要性[J].居舍,2020(04):190-191.
[2]钟毅.土木工程结构施工安全的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06.
[3]李晓龙,江大旺.探讨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