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优势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铁矿
[导读]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基于对各方面信息和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分析预测,优化管理决策和工作规划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等组织机构实施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而BIM技术可以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采集、交互和利用,基于信息化平台实现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协同,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各项经济、技术管理指标的落实。文章基于对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中难点的分析,研究BIM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进而探讨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BIM;建筑管理;建筑工程;优势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大对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了一片大好局面,同时由于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出台,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的一片大好形势,也涌现出一大批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行业由此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一定的规模。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快速进步与逐渐应用推广,为了适应社会的基本发展形势,建筑行业在施工建设及项目工程管理中逐渐向着的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相结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的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1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使用BIM的意义
        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可以有效提升管理质量,通过BIM技术建立起虚拟的施工模型,依靠可视化以及集成4D施工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检测出当前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施工管理的质量。依靠BIM技术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资源成本等各项信息有效整合,其中的4D技术效果可以将所整合的各类信息数据添加到相应的信息处理模型之中,将设备信息、人力物力资源成本信息有效整合。BIM可以实现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提升各相关部门或施工队伍的协调合作效果,依靠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工程建设人员完成各项工程管理文件的上传及审批,提升工作处理效率,也能更好的实现资源信息的高效共享,为建筑工程单位提供更大的经济利益。BIM技术可以将建筑工作中各项目的施工完成时间有效缩短,通过高效率的施工进度和计划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同时将各建设机械设备更好的管理,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依靠BIM技术,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实现各类工程建设资料如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进度安排等资料的的共享和审核,同时提升资料管理效率,更好的实现工程建设资料的存档,避免出现工作遗漏导致工程建设资料丢失的问题。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力、材料、设备等各类资源可以得到最高效的利用,有效降低成本的过程消耗,提升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2BIM技术的进行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势
        2.1实现信息化管理
        目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中应用频次相对较高,但理论上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可以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让不同阶段的参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各个管理岗位的人员在同一平台协同工作,从而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信息都能实时汇总、交互和有效利用。因此,运用BIM技术可以彻底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交互渠道不畅、数据采集和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有助于提升决策质量并深化各方的协作。
        2.2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并优化管理决策
        BIM软件具有非常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建筑工程不同阶段可以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模块,用于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工期以及造价管理等。而在集成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情况下,BIM软件能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和数据库构建。并且以多维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具有直接参考价值的信息,全视角显示建筑结构的细部或者绘制施工图。因此,BIM技术的应用无疑能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支持,让各项决策趋于最优化。


        2.3基于有效协同增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可控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等管理目标的实现依靠的是持续的信息收集分析、优化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以及实施成本预算、核算等手段。但由于各类信息的来源、性质以及利用方式纷繁复杂,而伴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划的实施,各种相互关联的影响因素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形成相对成熟与有效的控制机制,但机制的运行需要以各方的协同为基础。所以,运用BIM技术能实现协同工作的特点,有益于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可控性。
        2.4有效加强参与建筑管理各方信息交流
        BIM技术运用在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势在于其能共享各参与方信息、协调各参与方工作、多维可视化关联造价信息和三维模型的信息属性。几乎所有建设工程都会时常发生工程变更,发包方原因、设计方原因、承包方原因、监理方原因或者其他原因都会引起工程变更,有的变更是项目中引起工程的延期和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变更往往是由于各专业各成员之间缺少一个交流平台,沟通不当或设计师专业局限性所致。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建立BIM模型资料库和信息协同平台,项目参与方通过统一的模型入口精确地调用数据,在进度管理过程中让项目各参与方都能够交流互相交换信息,当某方面信息发生变化时,所有参与者都能共享更新后的信息。
        2.5BIM技术具有高效率和精确性
        BIM模型自动分析多维度施工数据信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建立BIM技术的施工资源需求模型,模拟施工个参与方资源需求,能够分析出工程施工中各工序施工时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工程量,制定合理的施工资源供应计划。BIM模型成本信息数据库的数据还可以随着施工成本市场价格的波动更新,帮助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获取项目的造价信息,可以快速做出成本预算,快速生成分析报告,提供降低工程费用的方法,让施工单位更好地进行进度成本控制,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细化成本管理。
        3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动态优化设计方案与施工组织计划
        依托BIM软件的虚拟现实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首先,在施工前确保设计方案达到理想深度,并且优化施工组织计划,让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技术方案都更为合理。不仅有助于控制工程造价,还能有效降低计划变更频率并保障施工进度。
        3.2基于实时信息交互和数据分析优化
        造价和工期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两项内容,对信息支持与数据分析、预测最为依赖。首先,利用BIM技术的优势保障造价预算的精确性,为招投标以及施工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并将造价控制前置于规划设计阶段。其次,在施工阶段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构建原材料、施工成本等数据库,从而结合造价预算进行动态的成本分析和预测,评估管理规划的有效性并做出必要的调整,确保实际成本的发生与预算指标高度拟合。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工程变更、各参与方冲突、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成本波动等诸多可变因素,往往造成巨大的风险和不可预见的成本。BIM技术有信息协调、可视化、参数化和智能化等特性,通过BIM技术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协调关联、可视化操作、施工模拟费用和时间等方面来指导建筑工程管理,解决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起到了推动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振民,王要武.基于BIM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成本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4):95-100.
        [2]赵跃华,王益涛.BIM5D在天津永利大厦项目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4,(8):4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