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已经进入 21 世纪 20 年代,中国的信息技术一直在进步,以后只会更加发达,绝不会退步。21 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在人才中,最稀缺也是最珍贵的就是懂得信息技术的人才。信息技术已经贯穿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建筑领域也毫不例外。在建筑行业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结合科学信息技术,进而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这不仅带来了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而且使我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一项又一项的建筑工程,而建筑工程需要非常复杂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阶段,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这大大降低了管理水平,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信息技术的引入,从而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意义
1.1 对信息的有效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花费时间长、设计范围广等原因,就使得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大量数据信息,比如:工程项目预算、人员信息管理以及工程材料管理等,对于信息的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工作进度。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集成管理,也可以提升管理水平,缩短工程项目周期,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我们需要结合集成化管理模式,建立起“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可以实现建筑项目中各个部门对信息的有效收集、保管以及处理等,从而保证了数据信息准确性与一致性。
1.2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运用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还处于落后地位。在早期的实际运用中,主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设计计算和分析工作,例如招标、投标等方面,在这些环节中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对施工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与理性分析,从而帮助施工人员尽早发现问题,并能够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提升了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从而增强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2.1 信息技术的局限性
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来说,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是信息技术在运用时所具有的局限性,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全面,从业人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度不高,导致一些建筑施工部门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比较片面化,只是在部分工作中运用部分信息技术,比如信息查询、文档信息以及信息存储等,但是在对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时则没有运用信息技术,既不能发挥信息技术原有的作用效果,也不能实现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其二是信息技术的作用范围局限性,建筑施工单位只是在工程预算、工程造价、以及招标投标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程管理,而在工程进度、项目成本等方面仍旧采用过去的管理方法,从而造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小。
2.2 信息技术应用的互动性较差
信息技术基于网络的发展,因此企业中需要局域网的建立,以方便企业内部进行关于建筑工程信息方面的交流沟通工作,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信息是具有流动性的,且仅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流动,又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往往需要多个企业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完工的,因此在企业间的交流互动管理就不够完善。
3 以广联达 BIM 为例,具体说明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3.1 之前的算量是纯手算,计算过程繁琐且结果不精准说起土建算量、钢筋算量以及安装算量,在施工概算阶段,招投标阶段,甚至说是竣工决算阶段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造价领域,之前采取的是纸质版图纸,手算。其中包含的工程量是十分大的,要手动列项,根据计算各个项的工程量,有时候还要利用尺规等工具,以及比例尺的大小,计算出实际长度,一个项目的预算工作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而且由于人们的精力有限,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会导致错误的出现,而一旦预算过程中出现某一个小的差错,最终结果就会出现偏差。
3.2 当今在算量软件的帮助下,算量工作变得轻松且精准现在,有了广联达系统的帮助,整个预算过程完全在电脑上就可以操作完成,图纸也都是电子版,上传到 CAD 快速看图,通过放大或者缩小功能都可以将图纸得到很好地呈现。有了算量软件,把图纸导入系统,通过识别功能就可以完成各个构件的工程量计算。而且也不用像之前一样手动翻找定额,套定额,计算综合合价,进行工料分析等等。一切都可以在软件中进行,都变得迎刃而解起来。而且就像之前说的,利用软件算量,可以减少失误,使计算结果更加精准。
在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在使用广联达 BIM 土建计量平台 GTJ2018 时,想要计算柱的工程量,首先在图纸中“识别柱大样”,进行构件的创立,依次“识别柱 - 识别柱大样 - 提取边线 - 提取钢筋 - 提取钢筋线”,鼠标右键确定之后,构件就建立完成了,随后再运用“识别柱”命令建立模型,再点击“汇总计算”,这样柱的土建工程量以及钢筋工程量就都可以在计算汇总表中有一个清晰地呈现了。
信息技术不仅是其它行业的推动力,也在推动着它本身。只有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行业技术才不会停滞不前。例如广联达上一版算量软件,土建和钢筋的计算还是分开的,需要分别计算,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2018 版软件就可以把土建和钢筋结合在一起,不得不感叹研究这一技术的工作人员的智慧令人敬佩,这一更新又为算量进程提供了捷径。
当然了,并不是说现在的信息技术系统就是完美的了,肯定还是会有它美中不足的地方,我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改进。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和完善:首先,可以搭建更多层次的管理平台,虽说现在很多领域很多阶段都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但是可能层次还是不够深,可以让层次更多,深度更深。这样一来,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能得到完善,对企业的有利信息也可以得以更好地利用,比预期更早地实现组织目标。其次,如果可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一体化系统平台,这样甲乙双方都可以在同一平台进行工作的开展,公开信息的透明性也得到了保障。对项目时刻进行导向和监督,以科学手段进行跟踪,整个项目都可以在领导者的掌控之下,也可以更好地督促施工进度等等一系列活动。最后,政府要及时的采取保障措施,积极鼓励建筑项目采用信息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随着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了。总之,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将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褚凌南 . 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 [J]. 建材与装饰 ,2020(01):171-172.
[2] 张雷 . 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 [J]. 门 窗 ,2019(24):31+34.
[3] 王建国 . 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 [J]. 科技资讯 ,2019,17(32):88+90.
[4] 吴菜芳 .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J]. 居业 ,2019(10):87+91.
[5] 邱玮琳 , 伍琳 .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价值与应用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9):352.
[6] 石欢吉 , 龚书贤 .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J]. 智能城市 ,2019,5(1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