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应对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徐愿
[导读]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属于重要的管理内容,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属于重要的管理内容,同时也是决定企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合理的造价管理。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为了保证整体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提前做好整个工程的预算问题,可就现在发展而言工程造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往往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日后的发展,由此笔者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以及控制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为我国工程建设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字: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应对措施
        引言
        现阶段在传统的施工方式和预算管理的理念下,常出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超预算的现象出现。因此需要针对进入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明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策略。
        1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降低造价控制所引起的设计变更问题[2]。另外工程返工的现象会造成工程中项目成本的增加,不利于项目工程的后期开展。因此为了在项目工程合理进行,需要对于项目工程的造价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和施工时具体的设计图纸都进行精准性的规划。为了更好地对企业项目资金投入进行合理规划,要结合具体的资金流程和资金运用控制机制,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根据项目技术的要素,合理针对项目工程的场地需要支构的材料设备等建立起适应的成本管理体系。
        2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2.1工程造价预算严谨性较低
        建设项目是一个高度复杂,专业性极高,需要不同机械设备与人员搭配,完成既定的工艺流程,且最终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无论是人工成本、机械成本、材料成本,都要纳入到工程造价控制内容中,将所有最终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因素全部考虑进来,是工程造价的预估数值,能够真实反映现实情况。因此想要达成工程造价操作效果,造价控制人员就必须将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建设施工全周期与施工环节的各节点产生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操作交集。目前来看影响工程造价整体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工程造价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其二是施工建设环节的管理体系建立是否适应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除了这些主观控制的因素以外,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会给工程造价造成明显的影响,例如地材的涨幅,自然环境变化和突发的意外情况。工程造价预算管控工作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通过提高过程中的控制手段和能力,使得参与施工建设的各因素能够按照既定的方案正常进行,减少突发情况对造价所造成的影响。
        2.2项目建设阶段造价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虽然工程造价控制理论在建设企业中有广泛的认可,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施工建设项目暴露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成效,与其管理机制的落实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想要发挥最大效果,就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全周期介入,以持续作用发挥最大效果,其中自然包括设计环节。在施工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过去的设计人员,工作的重点是在于提供业主满意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在外观设计,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中进行相应的修改,但由于缺乏市场价格信息,过去的设计工作中一些结构的设计确定,并不有利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除此之外,一部分设计单位为了获取更高的设计报酬,在设计过程中故意忽略建设成本,一味地增加建设复杂程度扩大建设规模,这也是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之一。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机械配置,材料购置和人员技术素养,等不可控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工程造价的波动较为明显。这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淡薄,就有可能导致材料浪费和施工机具损坏,从而造成了建设成本增加的后果。

过去的施工现场管控体系中,只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与,缺乏造价人员的补充,所以造价人员只能够在办公室根据现场提供的数据信息或提前的经验判断,对整体情况进行预设,但这样的工作模式造成了工程造价人员对施工现场实际完成情况和材料使用情况缺乏直观准确的认识,其方案设立和管控手段的落实程度都会受到影响。无法对现场实际发生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制止,导致工程造价成本居高不下。
        3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3.1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必然要考虑到从业人员能力提升的问题。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加强,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①系统地了解并学习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造价、施工、管理等各类专业知识,接受相关培训、指导,明确工程造价工作的专业性,减少个人经验所造成的错误参考,最大限度的从根源上,对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妥善的解决。②除了关注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外,还需要在团队建设上不断地努力。团队建设是核心的组成部分,相互保持信任感,加强信息共享,不同岗位或相同岗位默契配合,齐头并进才能更全面而细致地对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管控。
        3.2做好项目施工前期工程造价的预算
        工作成本本身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工程的效益,成本的管理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这就需要在项目工程开展过程中,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好必要的成本意识,从根本上确定企业项目建筑过程中的成本优势,在进行预算管理。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工程预算工作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造价合理的控制预算的成本。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工作人员,定期对于造价预算进行培训工作,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对于工程预算和造价管理进行有效的管控。最后由建筑方和监理方进行最后的工程项目核算审查工作。具体的工程结算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划来进行,确保建筑施工单位人员,可以严格控制工程预算的费用。
        3.3施工环节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
        对原材料浪费和企业施工技术的忽视,以及存在返工和设计变更的现象,都要进行合理的防控。在施工环节避免存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额的现象,需要施工企业从根本上意识到施工环节中造价预算工作的重要性。承包方可以引入价值工程法、偏差控制法等多种方式采取先进的成本控制方式,有效确保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3.4完善预算编制
        建筑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内部区域的带动效果。为此,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最终的成绩上,得到更好的提升。①预算编制的初期,要坚持对各类数据、信息开展科学的搜集,从根本上确保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例如,针对市场材料价格的了解、建设专利的享受标准、合作公司的资质等,都应进行全面的考察、调研,利于健全预算编制工作,获得较多的参考和指导。②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各类动态情况有一个深入的把控。例如,国家颁布了新的规范和标准,或是某种材料即将被限制生产,某种环保材料被要求应用等,则须对预算的编制内容进行更好的调整,坚持与国家调控政策和市场信息同步,减少预算造价明显偏离市场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不合理会对施工企业的经济问题带来影响。需要对于施工企业的经济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各个施工单位之间吸取优秀的经验,改变原本传统的定价模式。运用科学的造价动态管理,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确保建筑市场环境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丽芳.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7):226-227.
        [2]彭倩倩.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3):147-148.
        [3]邱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5):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