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如何建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雷武
[导读] 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基于出现一些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建筑行业、石化行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摘要: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基于出现一些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建筑行业、石化行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鉴于此,文章结合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现状,探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策略。
        关键词:健康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管理体系
        引言
        当前企业需要提升对职业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管理的重视程度,构建相应的体系。但是,不同企业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例如类型、产品、规模和安全环保管理等,这就使得构建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自然也存在差异,构建体系的过程也不同。因此整体而言,建立体系要经过的步骤大体上是一致的。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体系内各流程,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
        1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作为现代化企业,一方面要具备可观的发展效率,兼具经济与技术两方面,另一方面则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职工安全健康,同时还要在环境保护方面贡献自身力量,上述三个方面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的典型代表,这也是与传统企业区分的标志。当前,职业健康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参考菲利浦斯企业,曾围绕员工的安全健康问题提出了明确观点:在企业中,职工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而职工健康则是创造企业价值的关键所在,这点对于长远发展均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效益、技术等层面,而是上升到了“人”的高度,意味着职工是关键的要素。创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全方位保障“人”的积极性,推动各项生产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增强企业制度的完善性,在激烈竞争中依然保有竞争力。还需认识到的是,创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并非局限于此,它还可以给企业树立起优良的外部形象,更好地彰显出企业的社会价值。
        2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企业安全标准化致力于企业现状评价、策划、全员培训、实施和运行、企业自评、问题整改、外部评审等内容,并逐步实施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较好地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企业两体系独立运行暴露出如下问题:第一,存在重复性工作。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独立运行状态增加了工作强度,工作人员在审核和认证上要进行较多的重复性工作,导致资源大量浪费,存在两体系接口不协调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增加了体系安全运行的成本。第二,增大作业层具体操作的难度。在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独立运行的状态下,作业层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存在难度,由于安全部门工作人员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大多只对本体系的流程熟悉,而对其他体系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工作衔接的问题,管理要求也不够统一,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管理的效果。
        3建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3.1建立预警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做到事前隐患的排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建立快速反馈系统,遇到问题快速反应采取相应对策。还需要做到强化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健康管理意识,对其做专门培训,学会辨别风险因素,心中装着问题去管理,才能尽早发现隐患。加大相应的投入,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头,实现远程查看现场情况。管理人员要留意现场员工的身心健康状态,组织员工定期到施工现场医疗服务点做健康检查,可以多组织业余活动放松员工的心情。
        3.2编制体系文件
        体系文件很重要,它是企业构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同时是体系顺利运行的基础,是审核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建立体系时,一般先制订体系文件,再落实、评价,并且坚持进行优化,需要正确的编制体系文件奠定好基础。

在编制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审核规范条款要求进行,对于审核规范要求的内容都需要在文件中展现。同时,需要依据企业活动、服务、产品特点在文件中全面体现出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和管理现状,对企业已有的管理程度以及制度进行有效的协调,防止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通常体系文件结构包含三方面,分别是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文件。其中管理手册属于纲领性文件,一般描述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的各种要素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程序文件是为管理手册提供支持的,其基于管理手册,立足于体系整体实施统筹策划和编写系统,依据审核规范要求,要有相应数量的要素建立和保持程序;作业文件是对程序中的一些条款进行的补充或者是具体化,让各项活动可以变得可操作。所以,在编写文件的过程中要对这三方面间接口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接口清楚、结构合理、协调有序。
        3.3注重风险识别和分析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以危险源识别和风险防控为关键核心,结合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准确辨识公司的安全风险及风险等级,依循风险等级顺序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可以采用LEC法(危险等级划分)、LS法(风险等级评估)进行风险辨识,并引入“危险预知训练”(KYT),与“安全三化”“岗位达标”等活动同步开展,以小组为基本单元,针对各岗位的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开展安全培训和危险预知的活动,体现全员参与的理念,了解控制作业过程中的风险,预测和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3.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带动全员参与。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激励机制,促进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管理人员,确保了项目无伤害、零伤亡时,除物质奖励外,还颁发公司级别的荣誉证书。倘若玩忽职守,造成了重大事故或者重大损失,除给予物质处罚外,还要视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降职或解雇等处分。另外,施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对不同工程特点和可能造成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从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危险,为从业人员提供健康安全和环境保障;施工实行实时动态管理,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并计入考核与奖金挂钩。
        3.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带动全员参与。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激励机制,促进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管理人员,确保了项目无伤害、零伤亡时,除物质奖励外,还颁发公司级别的荣誉证书。倘若玩忽职守,造成了重大事故或者重大损失,除给予物质处罚外,还要视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降职或解雇等处分。
        3.6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施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对不同工程特点和可能造成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从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危险,为从业人员提供健康安全和环境保障;施工实行实时动态管理,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并计入考核与奖金挂钩。另外,基于内部审核能够公正评价建立的体系,企业应对于体系中不符合或者是不健全的地方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纠正和解决,让体系变得更加健全。内部审核结果是管理评审中一项重要的输入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形势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途径,是现代安全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系统性的方式寻找并解决各类职业安全隐患,以高效力的方式缓解健康安全风险。企业必须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创建的重要性,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打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开锋.试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理解要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21-23.
        [2]朱小中.化工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分析[J].化工管理,2018(33):37-38.
        [3]张兴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和创新分析[J].化工管理,2018(32):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