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由于诸多因素混生互动、恶性循环、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就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当今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
迄今为止,建筑领域质检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将1985年以前看做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质检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它以另种不同性质的实验室的形式存在,一种属于建筑企业内部实验室,其设立宗旨是为本企业服务;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试验室,具有教学科研的性质。改革开放以后工程质检行业步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建筑业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新的格局促使国家加强了对建筑工程及其所用物质、基建设备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力度。1985年10月21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定》的通知,此后各地纷纷建立起从属于各级质监部门的检测机构,无一例外,这些检测机构皆带有政府色彩。2005年10月18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质量检测业迈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办法》中明确指出,检测机构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性质为中介机构, 它的运行不能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起决定性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参与工程的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会直接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施工人员多是雇佣的来自于农村的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而且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这就极易给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而且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由于自自责任心不强,对于工作疏忽大意,没有履行好自身的质量管理职责,从而导致质量隐患的发生。另外,部分工程安全监督机制形式化严重,监理人员无法有效的发挥监理作用,这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2机械设备与管理因素
管理是一种组织形式,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管理的水平直接反应被管理者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态度,由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对其要求要所不同。对部分初级技术人员,建筑企业对该类人员主要还是以技术培训为主,不断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技能。对于技术能力强的人员,需要给予不同的岗位对其进行锻炼,在工程中遇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此外,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术,是质量控制应该考虑的必要条件。
2.3施工工艺和环境因素
首先,施工企业在先进技术人员配备上存在缺陷,缺乏对先进技术掌握的相关技术人员,主要技术负责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对先进技术掌握的理念。人员结构失调,优秀的管理人才流失,在技术质量方面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才能结构不合理等,导致施工企业技术质量降低;其次,各种施工技术发展迅速,在各项工序中产生了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但当各先进技术同时使用时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存在较大冲突,忽视各种工程之间交叉部分的细节问题则将会大大降低工程质量。
此外,施工环境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天气等自然因素,第二种就是人为因素,各种因素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建筑公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这些因素,来保证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入手,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施工设备,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施工设备应该与建筑工程具有配套性,在满足施工工期要求的前提下,科学的应用机械设备,并且在应用以前,详细的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除了在应用的过程中加强管理以外,还要定期的进行维护,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完整性,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3.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来实现质量保证。施工单位在整个过程开始之前,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工程质量以及所有活动的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以及关键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预估现场的施工难点,并写一个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预防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将内容报监理单位审批和实施。整个项目负责人应该明确项目的责任,在进行正常的施工前,将工程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应对施工技术层层把关,确保高水平的工作,配备专职施工人员检查。在整个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控制原材料,应使用对原材料先检查后使用,对所有入场的材料,都要严查制造商的合格证,并建立参数以确保材料有据可循的进出,材料不是不能用于建筑工地的,为了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3.3加强施工工艺控制
在进行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熟悉了解以及掌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遵照每一步事先设计好的建筑工程工序,并严格按照每一步建筑工程工序进行施工和作业。而在原则方面,则要遵守施工具体注意原则,总结为首先进行地上工作;其次进行地下工作,在主体结构大致成型后做到注意周边的围护,在确定结构之后再进行逐一的细节上的装饰;最后在土建问题均得到解决之后依然要注意设备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只有遵照这种科学并且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原则理念,才能确保在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不必要的突发问题的干扰,也不会为了需要解决不必要发生的问题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从而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完成效率。
3.4加大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
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落实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要以施工企业组织架构、技术水平、工作流程、以及人员状况等为出发点,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以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完善,以此确保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适用性以及科学性,促进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4 结语?
面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管理和控制好。只有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和监督管理,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查加强,建立和推进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施工的质量从对建筑工程施工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赵鸣.浅谈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实施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0):149.
[2]李海洋.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J]. 甘肃科技,2008(24):168.
[3]陈俊.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