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试述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园林绿化建设的成败。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加强绿化的养护管理,才能有效地提升移植苗木的成活率,确保工程质量,使得园林绿化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城市绿化的目的。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以利于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
1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一般说来,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型建设目标,二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三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对象具有特殊性。
1.1 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型建设目标
随着新时代的需求,一个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亟需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我国现已提出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发展路径,这就使得园林绿化工程在清远市的城市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化城市的建设目标也就愈来愈明确。
1.2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所包括的景观设计,以及园林小品、仿古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配置,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后能够体现较好的绿化效果,并且保证园林绿化具有较好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清远市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中要以艺术设计和科学配置为指导思想,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都要着眼于完工后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性。
1.3 园林绿化工程的部分实施对象具有特殊性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管是乔灌木和花草等植物,还是水景及观赏池塘的金鱼、水生植物等,都具有生命的活体。它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与科学种植,利用植物净化的特殊功能,来达到清洁空气、净化水体、吸尘降温隔音,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它是一个源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而又有别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2.1 移植苗木的科学选择
移植的苗木,应以树冠完整、分支均匀及主树干笔直且树形观赏面较好的作为选择的标准,尽量避免利用主树干弯曲或具有偏向的苗木。用于移植的苗木一定要具有以下特点:1)树干平滑且没有大结节(即胸径大于20 cm的树干没有愈合伤痕),没有突出的异物。2)苗木叶片除了特殊的种类外,应呈深绿色,且具有一定光泽度。3)整体饱满、枝繁叶茂,主树干枝叶平整、密实。4)苗木健壮且没有病虫害和寄生虫卵,叶片不能存在发白发黄的现象。5)苗木树龄适中。
移植的灌木,以主干较低及分支较多为佳。灌木地径不高于6cm,但其第一分枝应该在3枝以上,绿叶类灌木的树叶要以光亮、深绿或翠绿为宜。
移植的乔木,丰满度应以叶片密集饱满、分支较多为宜。一些球类树形,需要对树木进行修剪并使其形成特定的造型,因此,对于乔木枝叶的密实度就有相对较高的要求。
移植乔灌木苗木时,要观察其是否存在被虫咬过的迹象,并对其是否存在病虫害隐患等迹象进行认真检查。
2.2 种植土的选择与复原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种植土的选择和复原有很大的关系。
种植土作为园林绿化施工建设过程中乔灌木和花草等植物的生长基础,必须是“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一般情况下,表层土含有大量的有效团粒结构和适应乔灌木和花草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而在园林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将原土的表层去掉,这就对乔灌木和花草等园林植物的最佳生长表层土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让乔、灌木和花草这些植物满足生态条件且在种植过程中适应表层土壤结构,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施工现场原土的表层土作为种植土来使用。在对种植土进行挖取、复原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重型机械的反复碾压对表层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
2.3 施工过程中的土建及绿化建设协调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个工种的交叉施工作业,这就会导致个别施工班组为了赶工期或受到其它的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施工作业无序化或上下工序对接不上等诸多问题。当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土建与绿化分别由不同的两个班组来完成时,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在植物护基及砌筑路沿石等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方面。
2.4 施工过程的乔灌木合理搭配
在园林中,灌木通常是搭配应用互为补充的,它们的组合首先必须满足生态条件。第一层的乔木应是阳性树种,第二层的亚乔木可以是半阴性的,分布在外部的灌木可以是阳性的,在乔木遮阳处的灌木则是半阴性的。乔木为骨架,亚乔木、灌木等紧密结合并构成复层、混交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才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效果。
2.5 施工现场原有树木的保存和管护
为了降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工程建设现场的原有树木进行精心管护和保存起来。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须将这些树木隔离开来,避免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焚烧、人为损害或机械施工等方面的情况出现,对其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
3 加强和改进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沟通、搞好关系,减少磨擦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时,园林绿化施工方一定要与土建施工方加强联系和沟通,其目的就是为了使项目在没有任何变数情况下如期完成。若能园林绿化和土建两家施工方都能相互信任且沟通畅顺,那么,首先园林绿化工程将减少彼此之间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友好事件发生;其次还可避免重复做相同的事情,有利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例如,搞土建工程的,在移植大规格的树木就要提前确定其旁边的路面标高,或者绿化工程施工方在回填种植土时向土建工程施工方了解最终完成工作面所需要的标高,这样就便于硬件和绿化之间的连接。
3.2 重视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土建项目,其施工作业面广,且各种工序相互影响交错,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和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作为现场施管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能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善于抓住施工要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3.3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完工后的绿化养护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完成后,只要加强绿化的养护管理,才能巩固绿化的效果。目前清远市园林绿化行业普遍存在“重施工建设、轻管理养护”的现象,加上工程结束后,绿化养护人员的专业程度有限、管理设施差、管理不到位,而且这个阶段的绿化养护又是移植植物成活率高低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加强工程完工后期绿化养护管理的同时,既要建立健全后期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并抓好监督落实,还要加强移植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定期检查、及早预防,防止病虫害大面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沈艳 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2012(36)
2. 陈峰 马飞 浅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12(08)
作者简介:
彭建兵 (1970 —),男,汉族,湖南攸县人,园林施工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规划设计方向)专业,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