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卢冰
[导读] 现代化建筑工程技术应用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有着重要地位,不仅起到支撑体系作用,同样也是重要的支护结构,促进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摘要:现代化建筑工程技术应用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有着重要地位,不仅起到支撑体系作用,同样也是重要的支护结构,促进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是建筑工程在使用高支模时,要遵照国家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结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钢管和脚手架的安装,从而有效提升高支模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和承重因素等,从而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对承载范围进行验算。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0引言
        这几年,随着工程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工程项目方面的施工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高支模施工技术实现了有效优化改进,具有可操作性强、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目前在建筑工程项目领域被大规模创新应用。因此,建筑项目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关于高支模的施工工艺,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项目中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
        1.1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情况
        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应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准备时期,这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安全性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前提。建筑项目的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在科学合理的高支模施工方案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有效加强施工效率。施工方案应该明确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具体材料的性能特点和高支模方面不同建筑结构的实际设计标准,确保建筑项目施工作业的完整规范性。同时,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数学模型方式,开展计算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情况,加强施工作业过程的稳定安全程度。
        1.2高支模施工材料选择情况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高支模施工材料一般选择木质材料、混凝土材料以及钢筋材料等,施工人员在选择材料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按照节约工程造价成本的基本原则开展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同时,为进一步保证高支模施工整体内部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的施工效率,工作人员在具体材料的使用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的制度要求,对施工材料的具体规格和特点性能开展科学合理的检测工作,避免存在带有锈迹的钢筋材料、裂纹的混凝土材料和产生霉变的木质材料,有效保证施工材料标准满足高支模载荷量的具体要求。
        1.3高支模的验收和拆除情况
        高支模作为确保项目施工人员开展高空作业安全的关键工序,在高支模搭建工作完成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对高支模部分开展安全检测工作,使高支模建设工作能够满足行业安全标准。除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外,施工人员应该开展高支模使用可靠安全方面的二次检测。
        2高支模施工技术具体要求
        对于多层支模的施工,需要充分考虑上下支模保持统一,形成垂直线,以此为前提,继而可以将底座和点半等进行安装,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浇筑的梁和板跨度大于4m。就要将模板起拱,在操作过程中要把握好起拱的高度,可以控制在1‰~3‰左右。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施工步骤是梁的立柱,要充分把握梁立柱的横竖距离,其距离普遍与板相同,特殊情况会以板的倍数为标准。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还需将高支模支撑区域和非支撑区域进行区间衔接工作,高支撑区的水平杆要伸向非支撑区域的立柱中,对支撑模板进行拆除时,要按照正确的顺序和相关规定进行工作,按照支模的先后顺序有序进行,在拆除过程中,对于支撑性不强的模板可以优先拆除,从而逐渐过渡到承重功能较强的模板,在模板拆除工作中,要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在拆除时要加强注意衔接部分,在拆卸过程中不要将拆除的材料进行抛掷,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技术研究
        3.1高支模施工技术检测
        高支模技术是对建筑高8m以上的距离用钢管和脚手架搭建支撑结构,在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支架的稳定性,减少由于支护不稳定导致施工工作者或设备等受到伤害,所以要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检测,以下分析:一是对建筑施工中的图纸和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确保其具有可行性,另外,还需对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出高支模施工的用途,从而建立完整的高支模工程体系,保证图纸和建筑施工的项目能够完全匹配,对高支模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二是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水平,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检测不是施工结束后才可以进行,而是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以便出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
        3.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验收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普遍都是通过招标的形式来建立的,通过拟定具体和合同内容规范施工的时间和质量,高支模施工结束后,要先通过施工单位进行自我检查,检查完毕上报给监理部门进行验收工作,全部合格后可以进行下一项施工内容,在对高支模施工进行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专家对建筑环境和图纸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验证,从而确定施工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对修改方案的审核,对高支模施工中的衔接件进行质量检测,从而保证高支模施工没有松动和腐蚀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就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其进行修改,如果问题严重,需要将高支模施工全部拆除重新安装,直到检查标准合格为止,所以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验收的过程总体可以归纳为三点:方案、材料、施工。
        3.3大型高支模拆除顺序
        对于大型高支模拆除作业,等到现场现场留置出的与高支模施工条件相同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时,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及时上报,井监理公司审批后进行拆除工作,在拆除过程中,对于跨度比较大的区域,需要在强度达到标准时才能够拆除,在对大型高支模进行拆解之前,要对高支模表面进行清除,将杂物和建设材料等全部清除,另外,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拉好安全警戒线或设置较为醒目的警示牌,以免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质量检测
        4.1高支模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为了能够提高高支模施工水平,就要对支架、部件等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杜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这种要进行全面的监察工作,从而使高支模施工符合国家施工标准,在施工时禁止违规施工行为,从而有效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
        4.2高支模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要按照相关规定制定详细的高支模施工方案,施工前要对高支模的设计、安装、拆除、浇筑等工作进行详细的编制,并且需要对制定的方案进行反复的验算,保证施工方案具有稳定性,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和负责人对方案进行审批,确定具有可行性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所用的材料不能出现质量问题,避免由于材料不合格出现支撑不稳定等情况,在施工中对与反复使用过的材料要进行强度测试,确保其能够符合高支模施工标准。
        5结束语
        通过对高支模在项目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可以发现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环节,是能够确保项目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喜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25-126.
        [2]肖汉新.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9(10):172.
        [3]周文山.论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9):30-31.
        [4]李勇,陈全如.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28):64.
       
作者简介:姓名:卢冰(1994.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菏泽市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