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迅速兴起并逐渐成为了我国发展行业中的支柱产业。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主要体现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两方面,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性不足、管理缺陷等问题,继而降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对混凝土的多种施工技术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是迈入了新的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混凝土结构目前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建筑工程等有关行业当中,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同时,还要不断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使得其能够得到很好地发展。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拌和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拌和混凝土是其一个重要环节,这是因为一旦拌和不规范,将会导致混凝土质量无法达标,进而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在拌和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质量,我们需要在大规模拌和前进行试拌,即根据之前试验所确定混凝土配比开展试拌,随后将试拌所获取混凝土样品予以检测,待其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后,将其配合比最终确定下来。需要注意的是,在试拌时应严格依据试验所获得配合比进行,从而避免混凝土样品质量受到影响。在经试拌最终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后,企业便可据此开展大规模的混凝土拌和工作。此时,需注意的是,除了要及时将各种料放入拌和设备外,还应密切关注骨料含水量以及拌和物离析情况,以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达标。
1.2混凝土浇筑
浇筑作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其作业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浇筑工作。在正式开始混凝土浇筑前,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所搭建的钢筋与模版开展检查,比如查看模版是否按照规范制作安装,通过检查钢筋结构的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高度及方法等。根据钢筋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高度及方法后,应据此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振捣设備。比如,采取分层分块混凝土浇筑方法时,企业在确定后每层浇筑高度后可采取插入式或平板式振捣器,其中前者作用长度应为自身的1.25倍,而后者则需确保其分层厚度小于200mm。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需确保其连续性。如果遇到浇筑间隔的情况,则应缩短时间(短于上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此外,企业在浇筑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钢筋与模版是否出现变位、大梁体单独浇筑以及在剪力较小区域预留相应施工缝。
1.3混凝土振捣
企业在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便可开展振捣作业,这样一来,能使混凝土填满模版的情况下确保其良好的均匀性。结合实践看,建筑工程混凝土振捣方式根据工程量大小或混凝土种类主要有人工、机械两类,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混凝土振捣都需要遵循插点均匀选择、快插慢拔的要点。此外,振捣作业中需确保振捣棒插到下层的混凝土中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上、下层混凝土产生缝隙,且每次振捣时间应在20s左右,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气泡或泛浆等情况。此外,如果企业在混凝土振捣作业中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振捣质量。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2.1? 合理配比混凝土
混凝土各原材料逐渐的配比对实际施工中的整体施工质量及性能均具有较大影响,而影响原材料配比的因素有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因施工条件、环境的不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也就不同。
为促使混凝土配比达到国家标准,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操作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标准进行配置;同时,还需在具体的配置环节中,将混凝土原材料中水泥的配比量提高,以进一步提升整体混凝土的强度,最终有效保障整体施工质量。但需注意的是,混凝土的水泥加量比必须通过施工人员正确的计算以及分析得出。
2.2? 控制混凝土和易性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指混凝土搅拌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密实均匀,其属于综合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粘聚性、流动性(稠度)、保水性三方面。本文强调对混凝土和易性进行有效控制,主要目的在于为建筑施工的具体环节提供一定便利。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出现振捣不实、离析等现象,影响和易性,降低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应从加料顺序、搅拌时间、搅拌均匀度等方面着手,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获得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标准的、抗压性能较强且耐久的混凝土。此外,施工人员还需遵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以防混凝土振捣不实、离析等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2.3? 监控施工工序
加大施工工序的监控力度,能够有效保证建筑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的法律要求,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其一,施工期间,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应由专人进行细致检查并看守;其二,混凝土搅拌期间,施工负责人应指派专人定时审查混凝土搅拌情况及效果,以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各环节工艺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杜绝各类施工问题。其三,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派遣专业养护人员定期开展洒水、喷雾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养护期间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4? 完善施工操作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混凝土施工的进度进行相应的组织,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不能为了赶工而忽略质量,移动管线、踩踏钢筋的情况要避免,并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能踩踏和堆放重物。在对进行振捣浇筑时,应确保水深入到基层,全面渗透,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一般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要均匀到位。同时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浇筑时,还要控制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时间,达到规定的强度时进行左右方切割,可以保证边口整齐,不易碎裂。同时要加大混凝土施工现场和混凝土搅拌站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对混凝土的浇筑进行计算后,安排适合的车辆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5做好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凝结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在养护期间,要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一般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洒水的方法,尽可能采取潮湿的材料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防止恶劣天气的侵蚀。在冬天施工时,要进行相应的保温措施,适当加大养护时间。并且要注意混凝土晾干后会有部分膨胀现象出现,因此要按设计要求提前留出胀缝位置。
3结束语
在现阶段建筑施工管理中,混凝土施工质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无论是工程承建部门还是监管部门,都必须肩负起优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许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8(33):60.
[2] 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
[3] 温少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168~169.
[4] 冯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