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区域较为分散,许多建筑项目的规模也都相对比较小,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规划工作有所忽视,另外,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我国也并不够成熟,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要通过强化风险防范加强安全管理的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并且对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建筑公司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安全施工意识薄弱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是首位的,应将安全问题视作头等大事。但就施工现状而言,许多建筑工程管理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追求更高利润,过分重视工程建设成果,过度追求工期,却对施工安全产生忽略。许多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施工安全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当前部分施工企业所采用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陈旧,难以适用于当前工程施工的安全需要。而作为工程施工人员,因缺乏全面的安全操作意识,在没有采取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便进行施工作业,违章操作行为普遍存在,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2施工材料存在安全隐患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施工材料复杂、种类多,管理难度相对较大。而当前大多建筑企业多通过随机抽检方式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再加上建筑企业与施工材料供应商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致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材料供应不足的现象。另外,许多建筑企业在施工材料的检查与管理工作上,存在较大随意性,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检查,使得许多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应用,特别是一些新兴材料的运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健全的制度作为支持,建筑工程的施工团队以及相关的安全监督人员要根据制度的规定来安排具体的工作进程,因此,安全管理团队应当从根本出发,根据工程施工的流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国家的硬性规定和要求,许多建筑工程施工团队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导致许多施工流程没有一个严格的安全管理标准,进而会对施工的精密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自然无法真正落实到位,这无异于给建筑工程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任何一点误差都有可能引发建筑工程安全方面的潜在威胁。同时,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国家并没有完善全面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指导文件等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标准,许多工作都是凭感觉和工作经验开展,导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等产生不利影响。
2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2.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人员水平。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安全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施工单位来说,建筑工程生产安全是首要目标,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必不可少。这不仅需要满足工程施工设计要求,还要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是先导,它决定着建筑工程的建设方向,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进程,健全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检员对工程安全的重点区域有明确把握,避免潜在安全隐患。
施工人员施工技能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由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要提高施工人员技艺水平,让他们掌握熟练的技术,在面对紧急情况或者危险系数高的工作中,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的保障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开展。同时,施工人员技术娴熟也可以减少技术性问题,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监督管理人员要审核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施工质量。
2.2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政府部门做好对工程建筑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建设各个参与方都要加入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来,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同时要对施工单位安全检查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情况,要进行严惩,在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2.3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有众多未知的危险因素,若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由于安检员任务繁重,加之施工单位不按照组织设计施工,导致安全检查重点部位会出现疏漏。新时期下,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系,制定施工安全相关制度,提高执行制度的能力。安全制度建立不仅仅要建筑企业,还要政府努力。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政府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根据建筑行业的乱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对建筑企业进行管理和规范,营造良好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审核,并做好技术培训,提高技能熟练性,同时,加强对安全问题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2]。安全是建筑工程的命脉,要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划分施工现场责任范围,并且加大安全检查和巡视力度,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合理解决,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施工人员和建筑工程的安全。
2.5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保护措施
建筑工程中人员的安全,主要取决于保护措施是否得力。只有完善的保护措施才能保障施工安全。针对这一点,首先要提高施工方的安全管理意识,只有建筑单位对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又足够的重视,才能加大安全保护措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建设单位选择承包项目的施工单位时,也要对其安全保护措施的完善性进行审核,将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完善情况列入到承包者必须达到的标准中去。在安全措施的选择方面,应追求高质量,不能为了节省资金选择劣质产品,还应当结合国际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护措施手段,更好的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3 结语?
在进行工程管理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企业,需要经常为自己的员工安全和商业知识方面进行教育,遵守职业道德,加强安全生产观念,树立“质量安全为工程建设第一位”的理念,不断完善人员素质监督,培养一批懂得技术以及管理知识的相关人才,这些复合型人才既了解经济又了解法律,既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进行实践工作,这样才可以实现项目监理工程的目标,促进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相友.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17);145-146.
[2]陈志忠. 简析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J]. 科技经济市场,2016,(07):39-40.
[3]周相友.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9):145-146.
[4]李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27-28.
? [5]林振典.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探讨[J].四川水泥,2018(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