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高支模施工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监控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监控对策
一、前言
高支模技术是指在项目中混凝土构建的尺寸以及荷载较大,主要应用于建筑主体的支撑。而这种技术不仅对应力核算较为苛刻,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尽管长期以来业界均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由于高支模施工阶段性的特点也不免出现质量问题。由此可见,对该项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并针对现阶段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已十分迫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支模施工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监控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高支模施工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1)施工方案不合理。高支模对于应力荷载的计算要求较高,一旦出现细微的差距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而施工方案的制定除了要考虑到项目的结构外,还与建材的刚度、构件的截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反观国内现状,建筑行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技术落实和施工管理上仍存在严重的缺陷。部分企业在安装高支模的过程中不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应力荷载计算敷衍应付自然就难以满足项目的要求。而且笔者发现,国内建筑企业为了缩短施工周期往往存在“先斩后奏”的现象。即施工方案尚未审批通过,承建单位已经开始建设施工。一旦方案存在瑕疵或者质量问题,不仅会给投资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可能引发施工事故。除此之外,高支模的设计单位与承建单位往往不一致,这就导致方案内容未能充分地考虑施工可行性。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尚不能确保,高支模的质量以及安全系数自然也就难以保证。
(2)施工人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安全生产与管理培训缺失。有很多施工,特别是一些工作时间已经很长的有丰富经验的老施工人员,往往思想麻痹,对于安全防范没有足够的重视,个人的保护措施的利用不够妥当,一些危险作业的操作也不够规范。造成这个现象,施工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培训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一些施工企业常年从事各类的工程项目,从来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但这样往往就会导致安全生产的培训与安全管理的培训,存在缺失现象。
(3)施工安全技术相对单一、措施不够全面。当前,国内高支模施工的安全保障技术相对落后,体现在对于人员以及工程的安全技术相对单一。不少的高支模施工的设计与工艺人员,在安全防护考虑方面不够全面,很多时候只是按照惯例或者经验,提出一两项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由于危险因素考虑不够全面,安全技术措施较为单一,没有成系统的安全技术体系在支撑安全管理。
(4)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高支模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拆除每一个环节都十分关键。但由于该技术的阶段性特点,也给施工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部分项目中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技术员的施工落实。抑或是管理人员互相推诿,尽可能的免除管理的责权负担。这就使得高支模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而技术员往往就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尤其是部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往往不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一味的按照过往经验来落实,最终的结果就与设计方案存在误差。此外,部分项目还缺乏必要的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地指导。总之,高支模施工技术周期较长且呈现出多阶段的特征,以往疏于管理的建设模式已经不合时宜。
三、高支模施工安全问题的监管对策探讨
(1)加强高支模施工方案的审核,保证其施工科学性。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在开展高支模施工之前应当编制出一份合理的施工预案,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方案才能保障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其所具备的显著特点即高难度、高风险、高技术性,故而要想使得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就需在施工前对科学施工预案进行编制。对此,相关的建设单位需要将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统一起来,聘请专业人士根据施工工程的特殊性进行研讨,最终得出的预案要经过监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审查后,确认通过可行。
(2)加强对工程设计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而在施工之前最关键的是要深层次地理解和领悟图纸设计的意图,对各局部结构和构件等的规定标准和技术等级的要求进行全面分析,严格依照国家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及支模施工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来执行,同时,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加强和监理单位的沟通交流,通过签署合约的形式来委托监理单位对高支模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把握好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准备的各项工作,为高质量的支模施工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对施工环节的安全监测。在高支模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前、施工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必须随时监测,要采取如下安全措施:一要明确支模施工的安全生产的相关责任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操作人员在进入施工的现场之后,一定要做好进场的三级安全教育,在支摸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要对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二是对于脚手架的搭设人员必须持相应的证件才能上岗,非本工种人员严禁从事特种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相关人员要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的相关要求。
三是施工作业的相关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对于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同时要将连接件放在工具袋当中,防止其掉落。四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集中精力,不可马虎大意,做好各洞口和邻边的防护工作,严禁酒后上班工作。五是遇到恶劣天气如风力大于6级或者6级以上、大到暴雨的天气,则禁止从事高空作业,禁止搭设和拆除模板支架。雨后上架作业时,应当采取一定的防滑措施。六是在要浇捣梁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在浇砼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对高支模体系检查、随时观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4)建立和落实高支模施工安全应急管理预案。为了处理突发事件,保证施工安全,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专门成立应急班组,其成员应由各分管分项工程的施工员带领,抽调各班组精兵强将,进行全过程观察控制及监督实施。还应准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如钢管、楔子、方木、轧头等相关工具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是现场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配备地面监护人员,制止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并对搭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人员进出、材料运输通道和作业环境,禁止野蛮施工;四是搭设过程中及时对支模架的各项力学指标进行检测,例如采用扭力扳手来检测扣件是否达到要求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最重要的环节,需要加强对其支模施工的管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支模施工安全进行监督。由管理和技术角度出发,依照科学的规定标准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建设单位应当加强与设计和监理单位间的联系沟通,能够做到及时处理好支模中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隐患,由此来保证支模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最终目的和要求。
???????
参考文献
[1]刘寿师.浅谈高支模的施工技术与质量安全措施.《建材与装饰》.2016?
[2]蔡拥军.浅谈高支模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建筑?建材?装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