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生产技术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孟庆焕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林业的发展前景,加强对林业环境的保护工作。林业资源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林业生产的育苗技术以及不同阶段的抚育技术和管理工作,对林业生产技术及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林业;技术;管理;措施
1育苗生产技术
        (1)播种技术。造林是林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造林工程的开展,首先要对种子进行选择和播种,这同时也是造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种子长势情况受到选种处理以及保存播种技术的多种影响。
        (2)种子的保存。选种工作完成之后,要加强对种子的科学保存,对种子的保存工作中包括脱粒、净化、选择之后将其存储,如果是直接购买的优良种子则可以进行存储。
        (3)种子的播种。由于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在林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育苗技术也有着不断的发展与改进。通常情况下,林业生产中普遍选用无性繁殖的育苗技术来培育种子,主要通过离体繁殖,将树木的营养器官其中一部分和花颜花药等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育苗,还有通过种子精量播种技术进行育苗,但这种生产技术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要求,对苗圃中的落叶松,樟子树等树种有着良好的优势,但是由于范围使用较窄,所以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广泛应用。
2幼苗抚育技术及管理
        2.1发芽期管理
        种子在发芽期需要将草覆盖在种子上,在种子的发芽期间要及时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如果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将草揭掉,等到种子全部发芽之后可以完全的将草进行清除。
        2.2苗期管理
        苗期是在种子发芽之后的一个阶段,苗期中需要加强对其管理工作,苗期的状态较弱,抗逆性也较差,需要人工的精心管理,在早晚时分定时浇水,夏季等阳光强烈的时候要及时做好遮阳工作,避免苗木受到强烈的阳光直射而受到损害。此外,在苗木的生长期间还要合理地根据其生长情况进行补苗,保其生长的整齐度。当苗木进入秋季之后则要避免对其灌溉和施氮肥,可以对其施用磷肥,促进根部的生长发育。
        2.3灌溉注意事项
        苗木的灌溉工作也有众多的注意事项,第一是在树木处于苗期和幼苗期时,他们对水的需求量较少,在对其灌溉工作要注意适量,苗木的生长期是其快速生长的阶段,所以要加强水的供应,进行多次定时的灌溉工作。第二是苗木处于不同时期中,其根系的生长情况也有差异,灌溉时候要能够保证水分达到根系的深度。第三是灌溉工作要依据土壤的具体情况,沙土由于其保水性较差,所以要及时的进行灌溉工作,灌溉间隔要短。而保水性较好的土壤则要控制好灌溉周期。第四是在气候干燥或者是干旱的季节要加强对苗木的灌溉工作,保障有充足的水分来促进生长,如果在潮湿湿润的节气需要减少灌溉工作。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弱小的苗木在冬季需要及时做好防寒工作,避免苗木受到冻害情况,在冬季防止苗木受冻的工作中,大多数是采用土埋覆盖草或者设置暖棚等各项方法来进行防寒,在秋季对于不容易冻伤的苗木,一般情况下采用覆草法,这种方法能够科学的避免苗木水分的蒸发,在春季起苗前一周左右需要开展撤草工作。
3造林技术与管理
        3.1造林所用地的管理
        在进行林业生产过程中造林所用地的选择是首要工作,对所用地进行及时的清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开垦,保障其深度达到50厘米左右,能够有效地促进幼苗的生长。

此外,还要根据造林的需求进行树坑的开挖,对树木的行距做好科学计算,造林季节到来时,要对苗木起苗进行整理,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区分,选择一二级的苗木开展造林工作,这样能够保障苗木的性能较好,生长状态更优,选好的苗木要尽快的送到造林地开始造林,从而保障其成活率较高。
        3.2幼林期的抚育技术与管理
        (1)幼树抚育技术。在每年的五月中旬,需要对幼树进行松土除草,整理土培等工作,将造林地中的杂草等做好清除,保障苗木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促进幼树的生长。此外,在7月和9月份要分别进行一次抚育工作,这种抚育工作要持续三年时间,在对幼树的抚育工作中需要注意对杂草等的清除工作做到长期开展,杂草过多会对幼苗的生长造成影响,部分杂草会引发病虫害等。所以在育苗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对杂草的清理工作,在杂草处于幼小状态时进行除草剂能够节省时间,也能节省人力资源。通常的杂草清除是采用人工的方式,但是由于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不高,为了减轻劳动的强度会采用机械化的除草方式,另外也会采用化学除草剂的方式,都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做好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
        (2)幼树防寒管理。由于新造林的幼树其抗逆性较弱,另外在冬天时外界温度较低,温差大,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幼树的防寒保暖措施,避免幼树受到冻伤等损害,对于幼树的防寒管理和其育苗期的防寒技术是相同的,也是通过跟进培土幼苗覆盖架设挡风屏障或采用石灰加硫合剂对树枝涂白等方式进行御寒管理工作。
        3.3对中幼林进行管理
        在幼树的自然生长过程中,部分长势较差的树木需要人工及时的进行修剪管理,修枝工作就是将接近地面的轮生枝进行剪除,修枝工作会促进树木的生长,增加树木的高度。在发生火灾时,避免火苗燃烧到树木顶端诱发大火。当林冠的覆盖面积和地表面积的比例达到0.7以上时属于密林,这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幼林间伐,如果树林的密度过高,就会影响通风透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使林木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所以需要及时的进行间伐来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状况,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间伐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内容,树木树枝生长较密的地方,需要及时修枝,稀疏的地方,要做好保留树枝,过于弯曲,需要清除,过小的树枝也需要清除,保留长势较好的树枝。
        3.4成熟林的经营技术与管理
        苗木进入成熟期后就会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进行适当的采伐,在对成熟林的采伐过程中需要根据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成熟林木进行间伐,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树木的生长,同时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进行间伐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其管理工作,由于成熟的林木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一些偷盗行为可能发生,在这时期要增强对成熟林的保护工作。此外,还要重视成熟林的防火设施。成熟林的长势良好,则在天气干燥温度较高时容易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这段时期要提高成熟林的管理工作,避免乱砍乱伐的情况出现。
        3.5造林地环境的保护
        要设置安排专门的护林人员对造林地的环境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幼林地的放牧行为,避免牲畜等进入幼林地踩踏,啃食等,对造林地形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此外,还要提高防火意识,在冬季部分林区中的植物干枯,如果遇到明火极易引起燃烧。所以在秋季之后,邻区要设置专门人员开展防火工作,将过深的杂草等进行消除,成立专门的防火团队,加强对林区的巡逻保护,一旦发生火情要及时的上报并扑灭,避免火灾蔓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4结语
        林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整个育苗和造林过程的监管工作,不断地加大对育苗技术种植方式等的创新研究,提高育苗质量,减少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还要提高对造林地的选择和幼林和成熟林的防护工作以及林区的环境保护,促进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浅析林业生产中苗木质量存在问题及提高对策[J].种子科技,2018,36(08):7+9.
[2]江红.浅析造林质量管理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种子科技,2019,37(16):148-149.
[3]孙国庆,张森.浅析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农经,2019(21):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