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中的建筑规划与设计成为人们的重要关注部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与规划对建筑的整体造成影响,使得建筑整体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建筑中的规划与设计之间联系密切,两者不可分割。当建筑规划与设计出现相脱节的情况时,对建筑整体来说极易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建设前需要对建筑整体进行规划与设计,确保两者的统一,保证建筑风格的独特。
关键词:建筑学;规划和设计;问题及策略
引言
全世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特色的建筑,说到法国巴黎人们就会想到埃菲尔铁塔,说到北京人们就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不同的建筑群体正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建筑的产生和存在都是为了人们的精神或者物质追求,所以对于建筑学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观念,致力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发展,以人的需求层面为出发点不断地发展创新。
1建筑学规划和建筑设计概述
1.1建筑学规划
在建筑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建筑区域整体的地理位置,以及整体建筑和其他建筑物的布置能否达到建筑工作的需求,建筑规划分为建筑物整体化和专门两部分,主要是体现建筑物协调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作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
1.2建筑设计
建筑施工通常是通过建筑设计者,规划一个详细可行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前需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整理,为施工顺利奠定稳定的基础。设计者规划施工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设计在施工者的想法呈现出大致的轮廓画面,因此建筑设计在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简单地说有两方面:①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本身就互相渗透,互相交叉;②建筑规划的知识面与建筑设计的知识面互相渗透。有上面的定义也可以看出,建筑规划的前提,需要对建筑进行一定具体详细的功能性规划,才能进一步实施设计。但是当建筑设计进行时,有一些部分运用有限的技术或资源是不能实现的,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调整,不只是建筑设计需要调整,建筑规划也需要根据改变进行调整,从而在改变局部的前提下影响整体效果。另外,两者的知识层面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施工人员并不是完全只负责自己的工作范围,而是有一定的交流与联系的。
3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
3.1使用者参与度低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些使用者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感不强,导致建筑整体设计效果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在进行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者如果有一定的想法,需要与设计方积极进行沟通,多表达自己的需求,避免建筑完成后导致工程的返工与拖延。使用者要明确建筑工作最为主要的便是对建筑整体进行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任务书的拟定过程表明自己的需求。一般来说,在进行任务书的拟定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计部分进行探讨,以保证建筑的顺利建立与完工。
3.2建筑设计不具个性
建筑规划注重对建筑整体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而建筑设计更注重对设计的风格进行把握。一个建筑是否具备代表性主要是从其设计上来进行衡量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风格相似、设计雷同的建筑,这样一来建筑设计就都大同小异,没有凸显出个体的个性化来。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很多建筑风格都十分相似,这是当下城市建筑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所以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在与使用者沟通的基础上要凸显出建筑物的个性,使其别有新意。
4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优化策略
4.1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形式与体量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口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因此,要将我国人口问题充分纳入到建筑设计考虑范围之中。受人口规模的影响,显著降低了我国人均占地面积。为促使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得到节约,城市规划实践中,就需要在不影响建筑物美观性能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城市规划的开展,将具有较强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建筑设计于有限空间之内,这样就显著增加了建筑设计的工作难度。过去的建筑设计中,居民住宅的高度较低,层数较少。而为了应对城市空间资源短缺的现状,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以此来更加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便促使居民日益扩大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
4.2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建筑规划与设计
在对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将自然环境建设考虑在内,要在确保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建筑规划与设计,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在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学校环境与其他建筑规划不同,一些学校中需要借助一些树木来对学校环境进行优化,这是学校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设计师在对学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自然环境利用起来,如果树木较多可以为学校开辟一片绿化地带,设置休息的公园;如果环境中有地势低洼的部分,可以针对这样的地势搭建池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然环境下的学校环境建设,实现对学校自然环境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同时也不会过多的破坏掉原有的环境。所以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将自然环境考虑在内,实现环境与建筑的共生共存,保障建筑设计与规划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
4.3深入推进城市规划的生态设计工作
首先,要对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深入掌握,从整体出发,对城市规划设计质量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经济效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不能够对城市环境造成损害。其次,要对城市环境容量严格控制。具体来讲,环境开发利用的最大限度即为环境容量,涵盖了较多的组成内容,包括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等等。只有严格控制这些容量指标,方可以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深入优化城市规划工作,对城市生态结构积极完善,对城市、郊区以及农村的区划与功能等科学合理的配置。最后,要对整体、局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要将生态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之中,从长远角度考虑,对人工化环境科学设计。城市规划人员要有统筹意识和全盘意识,只有这样,城市的生态稳定性方可以得到保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方可以有效平衡。
4.4确保建筑设计与建筑规划相结合
尽管建筑规划需要在建筑设计前,但对于两者需要进行一定的结合、交叉使用。工作人员对两者的结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在建筑规划中渗透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渗透建筑规划,二是两者知识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在建筑设计中渗透建筑规划,需要工作人员对相应的建筑设计进行标准化衡量,设计不能过于偏于标准设计,需要考察建筑设计的整体情况。学校建筑在进行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校建筑设计标准,从而对学校整体设计进行衡量把握。设计人员也要在学校规划的基础上实现学校设计与规划的结合,保证教学楼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
结语
多元化发展对于城市自身甚至地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而城市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发展程度,所以在未来的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更加注重生态化和人性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协调好整个生态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远翔.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解析[J].低碳世界,2019,9(8):222-223.
[2]孙磊.解析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J].大观周刊,2011(51):122.
[3]贾建万.研究建筑学中的规划与设计问题[J].居舍,2019(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