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吴苏
[导读] 针对于当前车库设计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地下车库的设计和建设能够符合当前的发展需要。
        摘要: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人们出行会更多的选择私家车的方式,总体来看,我国汽车的数量是越来越多的,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发达的城市,但是这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出现,这么多的私家车该往哪里放成为一个不得不加以重视的问题,传统的地下车库设计形式显然已经无法契合当前的发展需求,但是如果不能将私家车的停放问题加以解决的话又将会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设计者需要重视对地下车库的优化设计,针对于当前车库设计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地下车库的设计和建设能够符合当前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建筑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出行质量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好转,汽车也逐渐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工具。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交通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当其在进行房屋建造工作时,不仅要满足客户的居住需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客户的停车需求。为了有效满足客户的条件,提升客户的生活体验,建筑单位必须要对地下车库的设计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1建筑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意义
        住宅小区地下车库成本一般占项目总建安成本的20%~30%,在满足社会需求、保证功能合理的使用要求下对住宅地下车库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严控单位停车位面积指标、减少无效结构成本投入、合理布局设备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车库单方造价。对住宅地下车库进行优化设计,使地下车库既满足用户与政府报建需求又能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策略
        2.1车库环境设计
        由于地下车库的物理环境通常是阴暗、潮湿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周边条件尽量去改善这种不利环境,通常考虑以下两点:①有无自然通风的条件;②有无自然采光的条件。地下车库如果有了自然通风,则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至于自然采光的实现,通常有三种方法:1)结合地形设计,将车库设计成半地下车库。根据地形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正负零标高,局部减少挖方量,将正负零抬高,目的是确保首层标高高于室外地坪至少不低于1m,这个高差可以用来开地下车库的侧窗,从而达到自然采光的目的。2)结合景观设计,通过下沉式景观或广场来使地下车库获取自然采光。比如在出入口坡道两侧完全打开形成下沉式景观,不仅具有可辨识度,还可以增加业主的愉悦指数。3、在地下车库顶板开天窗,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将天窗开在小区绿地中,结合景观及灯光设计,不仅改善了车库的室内环境,而且也为小区的景观增色不少。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使地下车库可以轻松解决停车问题,还可以增加设计空间感及业主的居住舒适度,同时还可能降低地下车库的建筑成本。
        2.2层高设计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故车库层高主要跟“结构形式、顶板厚度、中板厚度、管线布置、楼面建筑做法”有关,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优化策略:
        2.2.1对结构形式优化
        在安全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框架大板或无梁楼盖的形式,如图1所示顶板采用结构找坡有利于排水,且比建筑找坡节省造价,但需结合项目施工情况选择;根据行业经验,地下车库建安成本中钢筋/混凝土含量占比最大,约占6~7成,因此需要对含钢量/含混凝土量合当地及既往经验提前对其进行限额设计等要求。

        图1无梁楼盖结构形式
        2.2.2对综合管线优化
        结构、管线(通风、喷淋及电桥架等)应要求设计单位进行管线综合设计及专业交叉套图,做到管线与自身及结构相互避让,避免错漏碰缺等问题。


        2.2.3对构造做法优化
        在顶板建筑及绿化设计需求的基础上优化顶板覆土厚度,细化覆土分布,以减小结构构件尺寸,从而从降低对层高的影响;车库地面做法还受管线地槽、地面排水系统影响而增加厚度,需在车库品质和成本管控间做好权衡。
        2.3平面布局
        在平面布局优化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应该主要考虑地下车库出入口车道设计、防火分区和设备用房设计等。
        2.3.1出入口和车道设计
        为了保证地下车库的使用便捷性和建设经济性,其出入口数量与库存能力应成正比。所以,设计师在优化车库出入口设计时,需要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设定车库的出入口数量。比如,依照车库规模和实际可用的停车数量,设定出入口与车道数量。当车库停车数量小于25辆时,其机动车出入口、非居住建筑出入口车道和居住建筑出入口车道数量均≥1;当车库停车数量为25~50辆时,可设置的机动车出入口数量应该≥1,而车道数量均≥2;在中型车库中,设置的居住或非居住建筑出入口车道数量均≥2个,但其机动车出入口数量却存在差异,当停车量为51~100辆时,可设出入口数量≥1,停车量为101~300时可设出入口数量≥2。而在大型车库中可设置2个及其以上的机动车出入口,但是其车道数量却需要跟随停车当量而定。停车量为301~500辆时,可设非居住建筑出入口车道的数量≥3,而居住建筑出入口车道数量≥2,;停车量为501~1000辆时,非居住建筑出入口车道数量应≥4,居住建筑的出入口车道数量应≥2。在停车当量超过1000辆的特大型车库中,可设3个以上的机动车出入口,而非居住建筑的出入楼车道设计量应≥5,居住建筑的车道设计量应≥3。在车道方面,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普通直、曲线车道或直、曲线坡道,且需要将直线坡道的坡度控制在15%以下,曲线坡度控制在12%以下。
        2.3.2防火分区
        地下车库的防火设计是保证车库安全性的关键,所以在优化设计环节也需要加强对方面的重视。此时,设计师应该根据车库的防火设计实况选定防火分区。比如,合理设计自动喷淋系统,科学设立防火分区。在这一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量防火分区合用防排烟机房和通风井的问题,并且应该设置独立出地面的疏散楼梯以便于实现自然通风和有效疏散。
        2.3.3设备用房布置
        在此环节,设备用房应该尽量被布设在停车效率低的位置,而且还应该尽量靠近塔楼楼梯,进而实现快速疏散。而且,设备用房与项目负荷中心位置接近,还能节约设备的管线成本。以配电房为例,将其设于项目负荷中心附近,可有效降管线使用长度和传输损耗,为节约成本奠定良好基础。当然,在设计环节必须杜绝在配电房和水泵房门前设计车位的问题。住宅建筑地下车库的配电房设计与施工必须与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符,且需要合理引入高压开关室,并设计接地系统,还应妥善完成双电源配电箱的配置工作,房内照明灯必须具备蓄电池,且其持续供电市场应超过3h。
        结语
        建筑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优化设计对于提升整个居住小区的品质、控制建造成本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建筑、结构、设备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提高投资方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100—20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陈子良.居住小区地下车库设计要点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3]侯鑫亮.建筑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思考[J].建材与装饰,2020(2):68-69.
        [4]戴佳蔚.地下车库方案设计思路分享[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5):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