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机合作社应急预案管理 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刘雪婷
[导读] 农机合作社应急预案管理是应急处置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只有完善农机合作社应急处置预案体系。
        摘要:农机合作社应急预案管理是应急处置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只有完善农机合作社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科学的制定合作社的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合作社应急预处置案应响应机制建设,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  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处置
       
        为了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对突发农机事故的应急处置水平,日前,衡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机安全生产专家对辖区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应急处置工作进行了调研,对合作社的《突发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农机合作社在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应急预案作用的发挥。
        一、农机合作社应急处置预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合作社对应急处置预案的重视不够
        调研检查发现,合作社的负责人普遍认为应急处置预案是形式主义,若真的发生事故,现场处置才是最重要的。农机合作社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只是完成监管部门的任务,放在档案盒中,随时备查。
        2、农机合作社应急处置预案编制不规范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合作社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该将可能导致农机事故的危害因素和事故种类都考虑进去,并对农机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影响进行评估。但检查中发现,80%的农机合作社编制的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存在着风险辨识和事故种类不全面,没有对应急预案处置效果进行评估等问题。
        3、合作社应急处置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部分农机合作社编制的应急预案是从网上模仿写的,未结合合作社的实际情况,也未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进行分级响应,处置程序不够合理,与行业管理部门的应急处置预案衔接不到位,给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造成了障碍。
        4、农机合作社应急处置预案教育培训不到位
        检查中发现部分农机合作社未对社内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应急预案专项培训,随机对员工进行询问时,发现一些员工对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不够不了解,势必造成影响农机事故发生后的正确处置。
        5、农机合作社落实应急处置演练不到位
        一是大多数农机合作社未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开展演练;二是开展演练的农机合作社仅是走过场,拍照片,没能真正起到检验预案和提高处置水平的效果;三是未请专家对应急演练效果开展评估,没有进行演练总结。


        二、以实际操作为导向解决农机合作社应急预案实施中的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机合作社对应急处置预案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合作社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合作社实施应急处置预案是《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是贯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落脚点;二是要认识到应急处置预案对于预防、控制农机事故的发生以及提高发生事故的处置能力和降低事故带来危害、影响的重要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条例》明确了企业负责人、相关负责人的应急预案工作责任,农机合作社要从资金、人员、管理等方面高度重视预案的实施,否则一旦发生责任事故,要依法追究责任。
        2、完善农机合作社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科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一是农机合作社要结合实际,编制综合应急处置预案,并针对事故多发的农机作业编制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在重点岗位编制应急处置卡,明确处置措施;二是合作社的综合应急预案要与行业主管部门农机管理站的应急处置预案相衔接并备案,合作社要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科学、规范的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并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三是预案的编制要有实用性,要与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特别是针对农机作业过程中易发生事故的较大以上风险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四是合作社要聘请应急管理专家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对预案的实用性、编制的完整性、处置措施的可行性、相应程序的正确性进行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由合作社负责人签章,并向全体职工公布。
    3、强化合作社应急预处置案应响应机制建设,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一是合作社建立突发农机事故响应制度,要根据农机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本单位对事故的控制处置能力建立分级响应制度,分为一、二、三、四级响应,分别对应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农机事故;二是合作社编制的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合作社负责人 、现场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在突发农机事故之后,应急响应的职责以及应采取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三是有效利用应急资源,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特别是专项应急预案,要针对可能发的农机事故,确定最有效的应急资源调配程序和调配措施,以有利于预案的实施,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4、加强应急知识培训,提升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
        一是要强化对合作社职工的应急处置预案的培训,将应急处置知识转化为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对突发农机事故的处置能力;二是对合作社职工开展应急处置预案培训,让全体职工了解编制预案目的、农机作业中的有害因素,掌握应急处置措施,正确实施救援程序;三是农机合作社要按照“应急预案培训不到位就是事故隐患”的原则开展分级培训,即对合作社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岗位驾驶操作人员,根据应急职责分别进行培训;四是将理论培训和农机作业相结合,聘请应急专家开展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和应急体系建设专项培训。对合作社的负责人进行应急响应和应急指挥的培训,对一线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重点开展应急处置措施、自救互救、逃生等知识的技能培训。
        5、重视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要定期开展应急处置演练。一是合作社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紧密结合农机作业,亲自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演练;二是开展事故警示教育,通过血的教训警示驾驶操作人员,提高其对预案演练的重视,达到演练练兵的作用;三是演练结束后,要组织参演人员总结演练经验,对演练效果进行详细地评估,从而逐步完善应预案,提高预案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书强.关于加强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山东农机化,2014(11):11+13
[2]王建鹏.同撑农机保护伞 共筑安全防护墙 预防农机事故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农机监理,2017(0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