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1期   作者:杨雷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因此汽车行业也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关键时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因此汽车行业也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关键时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压力,汽车企业只有对企业的内外饰设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将汽车品牌推向市场,在有效缩短产品周期的情况下,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本文主要研究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

1、汽车内外饰质量控制的原则分析
        1.1促进汽车内外饰的结构简化
        在对汽车进行内外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简化的角度出发,例如在外形结构和内饰设计中尽量保持对称性,防止为了一味创新融入不规则图形破坏整体结构的美感。因此,尽量保障内外饰设计中尺寸、大小的一致性是基本设计原则。除此之外,在对汽车测控凹凸部位和控件侧壁内表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简单的模具结构,不能为了突出美观和个性增加设计的难度,这样只会造成人力和物料资源的浪费,还会使汽车产品的生产周期延长。基于此,只有在简单设计理念的引导下,才能促进汽车内外饰设计的美观大方,从而保障质量控制结果的有效性。
        1.2促进汽车的整体美
        整体美原则是人们对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审美出发点。因此在对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其是否遵从整体性的原则,在保障汽车设计品质的前提下,对内外饰设计进行优化和管理,从而突出汽车内外饰设计的美感和品位,同时也为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提供合理依据。
        1.3促进内外饰设计的环保经济
        当前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提倡绿色环保,因此在对汽车内饰进行设计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质量控制人员准确把握各项材料的性能和功效,防止放射性物质和不可再生原料的大量使用。除此之外,为了有效保障驾驶者的健康安全,还需要从绿色健康的角度出发,内饰设计中采用环保加工处理方法,对材料的健康价值进行测试和管理,从而突出汽车内外饰设计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2、汽车内外饰常用的工艺方法
简化、环保、经济等是新时期汽车内外饰设计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强调内外饰简化设计,在线条化设计中降低设计难度、防止二次加工,也为汽车内外饰有效成型提供重要保障。同时,环保经济、整体美感等设计原则作用到汽车内外饰中也能优化结构设计以及工艺成型,在源头上控制汽车内外饰质量。当下,应用到汽车内外饰中的工艺方法较多,注塑成型、吸塑成型、发泡成型等,在汽车内外饰成型方面起到不同层次作用。在成型过程中,生产企业要注重对各类成型工艺方法深化把握,在把握优势特征基础上结合汽车内外饰成型要求、使用功能以及成型工艺缺陷,优化应用成型工艺方法的同时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应用其中,最大化发挥成型工艺方法优势作用的同时促使汽车内外饰高质量成型。
2.1 注塑成型工藝
注塑成型是指在密闭模腔中,零部件不断受到处于熔融状态塑料的注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冷却成型,开模、顶出、获取塑料成品。在汽车内外饰设计成型中,可以将注塑成型工艺方法应用其中,要随时把握应用中注射压力动态变化,如果注塑压力比较大,要对内外饰进行高压注塑,在封闭的模腔中,实现内外饰模具注塑,可以一次性完成成型,有效防止出现反复成型现象,实时提高成型效率,但成型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和高压注塑相比,低压注塑压力比较低,注塑过程中对汽车小型零部件损坏比较小,注塑成本也相对较低,但其只能用于小型产品成型。
2.2 吸塑与挤塑成型工艺
2.2.1 吸塑成型工艺
吸塑成型工艺方法是指加热热塑性板片,使其达到规定的软化点,巧借空气压力、机械力等拉伸板片,将变形板片放入阴模或者阳模内部,对其进行冷却、修剪等一系列操作,达到成型的目的。吸塑成型工艺方法也经常应用到汽车内外饰成型中,严格按照吸塑成型工艺流程,整合汽车内外饰成型内容、关键点等,对汽车内外饰进行合理化成型操作,确保成型之后的表面有着较高的质感、手感,汽车内外饰安全性、经济性、吸能性等明显提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汽车内外饰吸塑成型难度系数较高,成型过程中极易出现开裂、尺寸不合理等问题,需要结合汽车内外饰成型具体要求,在提出合理化应对措施中结合其他注塑成型工艺方法,高效应用吸塑成型工艺方法,确保成型之后的汽车内外饰结构质量达标。
2.2.2 挤塑成型工艺
挤塑成型工艺方法是指机料筒、螺杆二者相互作用,借助热塑化、螺杆推送两大作用,确保物料顺利通过机头,不间断形成截面的制品、半制品。该类成型工艺方法不断应用到汽车内外饰成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持续生产出有着相同截面的内外饰零部件。和注塑、吸塑等成型工艺方法相比,挤塑成型工艺方法在汽车内外饰成型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作用,可以降低内外饰零部件成型操作难度,促使成型操作更加简单化,能够快速、持续成型多个零部件,有效提升内外饰成型效率,缩短成型时间的同时也能有效保障汽车内外饰质量。

3、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
3.1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
当前各大汽车企业在对传统车型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主要设计流程分为概念设计、项目规划及阶段设计等。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整改,除了将重点放在性能设计上之外,还应该对内外饰实际的产品开发流程进行监督,在有效减少质量损害问题,缩短开发的周期和流程。而针对项目概念阶段的质量控制,则应该将重点放在汽车工艺工程等项目的策划上,对造型的布局、CAS面等进行分析,从而加大汽车内外饰工艺设计的可行性。
3.2 对精致工程进行分析
精致工程则是客户所能体会到的一辆车的精细程度,主要体现为感官特性,使客户能在看到车的一瞬间就产生愉悦的心理。从内外饰设计的角度出发,主要就是从单件设计和整体匹配方面对汽车的各项细节进行掌控,从而提升内外饰设计的精细化程度。以双R角设计为例,可以用两个匹配型面的间隙外观,融合成多个型面的自由组合,既增强了汽车型面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为用户的体验带来了便捷性和连贯性,从而有效提升了细节处理的效果。
3.3 结构与工艺分析
从结构的角度来讲,想要提升汽车内外饰设计中造型结构的可行性,工程师除了要对汽车外观的断面进行优化设计和全盘检查之外,还应该有目的地根据时尚流行的造型趋势,设计全新的规范性造型,从而提升汽车的外观美感。再加上汽车内外饰设计和其车身的质量性能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前期断面工作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不断更新造型需求和车身的性能需要。例如,断面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车身的间隙面差、造型工艺的可行性以及距离与空间的概念等,因此提前对保险杠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断面设计与保险杠设计的搭接关系,可以有效提升汽车内外饰设计的质量。

结语:随着人们对汽车造型和整体设计要求的不断增强,提高汽车内外饰设计的质量控制水准,可以大大提升车型的整体设计效果,满足用户的驾驶体验和乘车体验。因此,汽车企业应该有效落实汽车内外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保障各个流程的精确度和层次感,注重汽车资源的有效分配,从而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永伟.基于绿色概念的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22):173-174.
[2]刘发臣,许光舜.汽车内外饰设计中的要点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07):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