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赵新平
[导读]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其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重要的载体。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其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重要的载体。但是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产生的安全风险不断提高,需要加强工程管理,强化施工质量,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本文围绕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强化措施展开讨论,一方面提高施工企业施工水平,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优化房屋建筑行业,增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竞争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1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1 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的原因,不能制定并完善施工管理体系,造成各部门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疏漏管理、交叉管理的问题,造成施工管理工作的低效性。
1.2 施工管理制度不规范
        现阶段,由于建筑行业市场并没有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因此个别施工企业为了扩展订单量就打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期进度等旗号,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投入的管理资金额度比较小,造成生产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无效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不正当的行为,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埋下安全和质量隐患,时刻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企业的长久利益。
1.3 将安全生产放在管理工作末位
        个别施工企业决策者一直注重质量和成本,管理人员则比较注重施工进度,忽视了生产安全管理控制工作,造成施工现场中并没有一套健全的、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体工作人员也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2建筑工程管理对策分析
2.1将生产安全管理放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首要位置
        管理人员需要专门成立安全管理部门,需要给生产安全管理部门配置高素质、综合能力突出的专项管理人员,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具体内容、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各环节施工细节进行管理,降低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其次,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堆放、防护用具进行管理控制,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后,需要在生活区、工作区、材料堆放区安装监控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实时通过计算机屏幕显示画面来完成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统筹管理调度、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系数,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优良。
2.2管理模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科学有序的管理,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施工技术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施工技术又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对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的基础上。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完善,各个行业对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管理工作的超强整体性,在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因此牵扯到很多方面。因此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和学习先进的管理体系相结合,利用别人的进步成果发展自身,帮助建筑企业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项目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综上所述,在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使其充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从而增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促使施工技术的管理取得理想中的成果。
2.3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房屋建筑工程进入到建设的准备阶段,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基于保障体系全面分析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施工企业全面深入的勘察工程实际情况,若工程区域的自然环境、施工条件等存在问题,管理人员应针对存在的危险性进行预判,以便使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掌控施工进度,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能有较好的工程质量,在大量劳务工人进场施工时,可以建立“样板引路”制度,要求各专业的班组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样板验收合格后组织劳务工人现场观摩讲解,并在后续施工中按照样板的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工人的质量意识。
2.5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力度
        当下信息时代来临,我国信息化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对此,建筑工程行业也应该落实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工程管理人员要对信息化流程和操作有所了解,学习信息技术、通讯、传感等相关信息网络,能够将其运用在工程管理的检测与监管过程中,及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其二,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建筑企业也要对其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2.6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管理落实到施工项目中,要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实现发展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与时俱进,对此,工程管理方法也要跟上其发展的脚步。首先要对现有的管理方法进行测评,将其有效的管理条例进行保留,无用的或者管理没有效果的条例要进行创新,并根据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专门创新管理条例,确保其管理效果。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理念,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要不断优化,促使管理工作更为高效。管理人员在实际施工作业中,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例,重视绿色建筑,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保护建筑工地周边的环境,降低对其破坏污染程度。
2.7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要想全面建设好的工程项目,则要强化管理能力,通过相关制度完善,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与水平,建立起满足建筑市场规范化发展实际需求的规章制度。施工单位一定要全面创新管理思路,转变相关管理人员及执行人员思想意识,通过新理念的落实,不断健全相应管理机制,从管理上要效益保安全。一是建立高标准的招聘门槛。通过素质与能力的标准建立,提升招聘门槛,以此确保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不断培养自身适用的人才,建立长效人才机制流程,提升相关人员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二是组建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管理职能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各基层,形成部门、人员间监督制约关系,全面保证各流程环节的安全与质量。根据相关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设立安全员,深入施工各个环节,从多角度查办安全问题,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对安全质量编制成册,并下发到各个岗位,让员工们都了解岗位职责与安全规定,不断提高安全质量意识。
结束语
        新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形势让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必须跟随时代进步的步伐,不断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国内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通过创新方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也为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水平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夏飞.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7-128.
[2]刘钊.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9(12):207+209.
[3]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216+218.
[4]李燕.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39-40.
[5]刘春丽.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251-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