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政府投资工程含义、主体以及管理模式,以此为依据分析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具体策略,旨在推动政府投资管理工作取得更好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
引言:政府投资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但近些年政府投资频繁,项目建设过快,在管理过程中面对问题日益凸显,应当依据目前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
1阐述政府投资工程
1.1政府投资工程含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大部分建设的项目都是市政工程或者基础设施工程,主要经济投入来源于国家财政,这类项目就是政府投资工程。我国建设这类工程目的是提升地区经济水平,满足人们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通过发行债券、财政投资、国家财政投入以及其他国家筹资等方式作为工程建设的资金。
1.2投资工程的主体
建筑工程工作量巨大,存在众多部门,需多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项目工程建设。一个完整的工程有众多的主体,主要包括出资方、管理方以及决策方等,这也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三大主体。投资主体指的是政府以及财政相关部门;决策主体指的是政府部门,但管理主体众多,并非一个单独的部门,例如:财政局、发改委以及建设局等。
1.3投资工程管理模式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与开发商工程有所不同,通常政府出资建设,具有公益性质。目前现阶段,我国主要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有三种。第一,当地政府领导部门调取本单位人员组成专门建设小组或者机构,科学管理项目工程。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弊端:人员素质较差、工程管理分散、项目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管理经验不足等。第二,针对需要长期建设或多部门协同建设的大型工程,建立长期负责的基础建设部门。第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项目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或者可以委托企业代替管理。
2政府投资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定位不明确
政府部门投入工程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而政府加强项目工程投资力度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常情况下,政府重视工程建设资金量的流向,但对忽略项目本身。在具体管理中,参与干涉的人过多,实际负责的人少。在工程发生问题时,各部门或人员相互推诿,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1]。
2.2监管力度弱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主体为政府,业主也是政府。而作为行政管理部门,不仅需要负责建设,又要进行监督。将管理与监督放在同一个部门身上,容易出现管理不当或干部失职等状况。且目前政府管理部门信息公开不够透明,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建设单位管理力度不足,难以保证建设质量。
2.3招标不规范
招标阶段是整个工程最开始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中标单位建设质量决定整个工程使用寿命。发布《招标投标法》以来,我国招标工作逐渐规范化,在公开和公平方面有所成效,但仍旧存在违法转包或分包现象,且涉及人员和单位众多,严重影响到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2.4缺乏科学法规
项目工程正常运转需要严格的法律规范制度作为保障。
但在实际情况下,有关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法律制度仍旧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形同虚设,未能真正落实。部分工程没有申请施工许可证提前进行施工,部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缺少科学规划。施工结束后未严格依据管理流程,缺少管理经验和制度保障。
3解决政府投资工程问题的举措
3.1落实管理人员职责
政府应当加强责任意识,精准定位各部门职责,重视工程建设质量。一方面,针对具有经营性质工程。例如:桥梁、道路和水厂等工程,应当建立法人责任制度,并且由法人代表负责运营。工程建设也可以实行代建制,发挥工程管理领导小组的作用,通过市场调研,体现政府职能,提升项目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针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工程。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多数都是公益性质的。例如:监狱、政府办公楼、社会或儿童福利院以及学校等。需要科学制定规范的管理步骤,政府部门建立专门领导小组或机构,负责整个项目的运行管理。在具体管理中多采用代建制或集中管理制,积极借鉴吸收以往优秀经验,可以借助社会团体力量促进工程建设稳步进行。
3.2建立监督管理制度
政府投资建设的监督管理部门众多,涉及纪检、监察、财政、建设以及审计等众多部门。各个部门权责交叉,应当建立明确的监督管理制度,以避免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脱,无法追究责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协调各部门发挥作用,构建完善政府投资建设监督体系。工程项目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在长时间建设阶段,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现场人员安全,应当委托监管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理。监理工作在项目开始阶段就应进行,直到整个施工项目彻底完成,将监理工作贯彻落实整个项目建设中。为提升工程质量,可以聘请资质较深的监理师,制定科学监理机制,确保整个方案具备规范性。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不恰当的设计时,应当及时修改,优化设计方案,但为了不影响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此种情况要尽可能避免。
3.3建立全面招标制度
首先,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在调查、方案、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各个方面都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严禁违法分包工程。并且在权威媒体和报纸中公布信息,确保每个项目投标公平。其次,为建立良好市场正当竞争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招标方面的规定,确保建筑项目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经过勘察、设计与监理制定《标准文件》,实行电子招标评价制度,避免在招标过程中发生违规行为[2]。最后,招标文件中应当明确违法转包或者分包的规定,确保施工人员水平,提供先进设备,若人员以及设备配置不当应当取消承包资格。
3.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完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关政府投资工程的规定,例如《政府采购法》等条例,但建筑工程的材料远比普通商品购买程序更为复杂,因此,应当加强采购流程。其它与建筑施工情况有关的内容也应当完善,为政府建设投资工程提供法律保障。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强化工程人员管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优秀人才进行管理,严格规范人员行为。再次,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制定内部规范管理条例,确保工程建设圆满预期完成。全方面把控,避免工程建设中出现舞弊现象。最后,发挥外部监督职能,强化审计工作,纪检和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防止在投资过程中出现贪污腐败现象。
结论:综上所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尤其在现阶段,我国改革力度较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因此,在此背景下,亟需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借鉴优秀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冯方.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17(011):225-226.
[2]李珍英.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9(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