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沥青路面的应用较为常见,该类路面施工处理方式往往表现出了明显优势,也能够较好维系后续市政道路的稳定通行。但是如果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必然也就会影响后续市政道路应用价值,甚至容易增加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基于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建设中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关键施工环节,切实把握好相关施工技术,同时针对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如此才能够更好优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效果。
1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必要性
市政道路工程具有系统性,沥青路面施工是其整个施工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施工质量将对市政道路整体运行效果产生影响,直接关乎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对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施工情况全面了解,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做好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为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对市场中各原材料质量、规格等进行全面调查,并通过相应的试验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质量达标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施工材料进入路面现场需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符合采购标准和要求。道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并通过监理人员审批后予以确定。另外应对各项施工材料进行全方位检验,并确保能各类施工设备的合理配置。
2.2路面排水技术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还需要关注其防渗漏性能,在路面施工中利用恰当的排水技术进行优化极为必要。为了较好提升沥青路面排水效果,可以借助于排水砂垫层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促使沥青路面基层顶部能够合理铺设砂垫层,以此形成渗水的及时排除,避免对于市政道路结构产生明显影响。此外,在沥青路面施工前还需要合理铺设沥青防油层,增强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避免雨水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渗问题,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3摊铺作业
制作沥青路面,摊铺为关键环节,作业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彻底清理干净,营造良好的工作面。对于底、中面层,运用走线法开展作业;表面层运用平衡梁法,依据拌合站的生产能力,进行作业速度的调整,实现连续操作不停工,同时不随意调整作业速度。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的高低,对摊铺温度进行调整,控制在110℃~165℃范围内。使用的摊铺机要预热,使得熨平板温度超过65℃。运用双机梯进式工艺施工,2台作业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也不得超过20m,同时严格把控两幅重叠宽度,不得小于5cm,不可以超过10cm。实施摊铺作业质量把控,要进行现场检查以及记录,同时将获得的信息交代给操作人员。考虑到部分边角区域无法使用机械作业,则转换为人工作业。实施的质量控制方案,要围绕材料和摊铺机运行速度等因素,采取管理措施,防范质量的发生。以往的路面施工实践反馈,若摊铺机行驶速度过快,受到熨平板的作用影响,极易使得路面杂质颗粒被卷起,造成空洞或者坑洼等问题,无法达到路面平整度的要求。依据设计的施工方案,布置路缘石,保障宽度与温度等各项指标都处于合理范围。
2.4沥青路面施工压实环节技术要点
在完成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之后,便要对摊铺后的混合料进行压实处理。该环节同样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整体结构。为了确保将沥青混合料碾压形成理想的路面,应该基于沥青路面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性能较好的碾压机具。
通常来说沥青路面的压实施工整体可以分为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步骤。初压通常采用静压方式,在这种压实方式下,沥青混合材料的温度控制在140℃左右往往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压实效果,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初压之前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处于理想的温度水平。复压来通常采用柔压方式,由于这种压实方式较为轻柔,因而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反复压实,通常压实次数为5次左右,并且需要在压实过程中不断进行平整,特别是对于不适合开展柔压的区域进行及时处理,进而保障复压效果。终压是压实环节结束后的最后一个步骤,通常应用振动压实方式反复压实2~3遍。此外,在压实操作之前,为了确保压实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往往还会开展试压操作,通过试压来分析压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以有效保障压实环节的顺利开展。
3养护技术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在碾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必要养护,以求在避免沥青路面遭受破坏的同时,更好保障整体质量状况。因为沥青路面在施工完成后的初期容易出现裂缝病害,如此也就需要及时做好防控和补救工作。针对沥青路面及时进行防护,尤其是对于可能出现的水分渗入问题,更是需要及时应对,避免因为降雨带来严重威胁;在此基础上,如果发现沥青路面出现了裂缝缺陷,则往往需要利用沥青材料进行及时灌注处理,以避免裂缝进一步蔓延,同时对于渗水形成较强防控效果。
4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4.1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建造高品质沥青路面,需结合现场情况,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标准与规范,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分析可能产生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结合因素特点,提出优化和防控措施,落实到路面工程中,确保沥青路面制作达到高品质要求。根据以往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和道路养护实践,分析质量通病与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和应对策略,前置质量风险控制,保障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达标。
4.2对材料进行有效控制
对施工材料的控制是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一方面,要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行把控;另一方面,要控制各种材料在拌和以及摊铺和压实过程中的温度,从而得到理想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和压实效果。此外,技术人员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控制时,还应该具有全过程思想,即从沥青混合料的采购、拌和、运输以及操作等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把关。
4.3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落实管理制度。基于项目实际情况创建管理制度,给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从施工中表现出的具体问题出发,总结原因并提出可行措施,加之信息反馈机制的支持,提升管理效率。此外,要引入奖惩制度,将员工的薪资与工作状况直接挂钩,通过此方式提高员工积极性。2)提高员工素质。行业持续发展之下,大量新技术被引入到沥青路面施工中,为提升技术或设备的使用效果,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对此,施工单位要搭建学习平台,注重对员工的培训。
结束语
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应对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原材料控制、施工作业流程优化、路面养护等有效措施,使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有效提高,另外在施工管理中加强先进的管理理念的运用,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使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使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洁,赵会平,杨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4):282-283.
[2]杨兴春.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门窗,2019(22):139.
[3]许春林.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门窗,2019(21):94.
[4]陈发达.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技巧刍议[J].四川水泥,2019(11):25.
[5]刘兴洋.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