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BIM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提高数据传播的可靠性,促进建筑数据在各个工程部门之间高效流通,形成建筑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集中度,有效防范工程项目各阶段风险。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也不断提升。国外早已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建筑信息的管理和统筹,促使了BIM的发展和应用。
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时期的使用优势
1.1设计方案更加直观生动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主要的价值就是三维立体呈像技术,把各项信息数据整合到有关系统中,设置一个直观的建筑模型。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使用也是这样,对于数据参数的准确程度有着较高的需求,二维技术的图纸设计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不然整体的施工效率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1.2减少设计周期
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周期是较长的,主要就是因为存在较多的设计环境,包括较多的数据,整合工作比较复杂,难以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以及整体的稳定性。在这个时期,借助BIM技术能够有效地融合各个设计环节,减少设计周期。在进行使用的时候,BIM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能够对图纸测绘工作进行取代,在成像的时候可以显示出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提升整体的设计效率,而且可以减少设计周期。
1.3改进设计方案,减少返工的概率
在进行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设计问题,进而造成设计返工的问题。其中BIM技术的使用优势包括对于设计方案的改进,设计方案产生返工的因素包括这样几点:设计方案存在技术隐患,设计方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设计方案造价存在超标的情况,设计方案的内部设计比较混乱等。其中借助BIM技术能够增强对于各个设计方案的控制,防止产生各种问题。其中三维立体技术对于BIM技术来说比较重要的,可以去除设计时存在的不合理环境,借助成像技术找出设计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正。
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的现状
2.1BIM技术的使用成本问题
目前我国BIM软件仍然属于试验阶段,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使用规范都不太成熟。从国外所购买的BIM软件,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比较高,对于施工企业以及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成本问题导致BIM技术在我国推广速度比较慢。
2.2管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都属于定额管理,具备一定的计划性,不过没有分析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特异性差异。如今我国市场经济水平持续增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了较多的问题。因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进而产生了多人多部门管理以及无人管理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协调制度难以发挥一个良好的效果,所以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科学的管理难还是有着较大的难度。
2.3计算形式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现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形式和计算方法还是选择传统的定额计价形式,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信息数据和市场的发展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信息内容也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无法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不仅如此,由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项目消耗的费用难以和这个地区的生产力保持一致,因此在计算工程造价的时候不可以仅仅选择套用公式的形式,要想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就要联系市场上的各种因素来进行衡量。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时期的具体使用
3.1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利用BIM技术三维成像功能构建信息模型,能够直接展示建筑内部结构。在建筑设计阶段,可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和结构进行设计,并将数据模型传递至共享的信息平台上。比如,在建筑设计碰撞应用中,可以利用BIM技术,将建筑信息与结构信息相关联,这样信息一旦发生变动,其他项目也会自动修改,能够有效减少设计人员工作量,将设计图纸误差降到最低程度。
3.2BIM技术在精细化管理时期的具体使用
要想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节省对于资金的使用,施工单位能够选择设置工程造价信息库来增强对于数据信息的高效管理。由于数据库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关键词来进行区分,确保数据库的个体能够单独存在,不过数据库个体之间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联系,确保项目数据在进行整理和分析之后能够实现高效的整合和处理。在建筑工程项目落实的时候,BIM技术属于一种较强的技术保障,属于整体施工项目的重要内容。借助BIM技术来和造价信息库进行对接,能够确保信息模型构建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而且可以增加比较多的创新性元素。
3.3决策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在项目决策阶段,需综合考虑影响项目的主要因素,比如施工区域的气候条件以及与周围环境的适应协调程度。项目决策人员对施工现场数据进行采集时,无论是采集强度还是采集精度都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数据交流时,会产生信息不畅的问题。BIM技术能够在设计方和施工方等项目参与方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也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提高决策者可操作性,有效减少决策成本。
3.4运行管理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在长期的时间内,还需要对项目进行维护和管理。在这一阶段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掌握项目的使用情况以及性能变化情况,并对BIM信息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为建筑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在运维阶段,BIM技术主要体现在对项目空间、资产和公共安全能耗方面的应用。第一,它能够提供互联网接口;第二,在运营维护阶段,能够通过BIM技术准确查找故障所在地,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第三,BIM平台在前期所集成的数据能够为后期的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保障;第四,BIM技术有助于建筑工程后期经营管理,增加项目的商业价值。
3.5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使用
BIM的主要内容就是设置模拟的建筑三维模型,借助数字化技术来对数据库中进行编码以及绘制,确保三维立体模型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健全的建筑施工数据库,借助这种方法涉及到立体模型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能够给实际施工项目的落实提供参考。数据库中包括可以显示出建筑物整体模型的数据信息和基本布局等内容,而且涉及到了空间结构和内部设备的运行形式等内容,最主要的就是涵盖了不同种类的非构件对象抽象化和难以理解的状态信息,借助BIM设计的三维立体模型,可以增强建筑体系的集中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建筑工程精细化造价管理的时候,借助BIM技术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人员更加科学地划分管理的模块,提升预算的准确程度。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时借助BIM技术能够帮助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明确造价管理技术的发展情况。在这个时期,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造价精细化管理,确保建筑行业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倩,詹吾娇,杨迁,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2015(4):56-58.
[2]周悦.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9,39(06):318-319.
[3]陈安琪,高婷婷,陈坚.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评论,2019(12):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