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不管是建设数量和还是建设规模,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而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作为市政道路施工当中最常见的形式,为了确保整体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就必须合理应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文章针对当前软土地基施工当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应用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路基施工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施工地区地质问题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地形地质来选择合适的路基施工技术,以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众多的施工技术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消除软土路基对道路施工造成的影响,保障道路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1软土路基的具体概念
软土路基主要是指在地基的组成部分中含有粉土与黏土等成分,这些成分降低了地基对外界压力的承载能力,导致地基的结构与形状出现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范与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基自身的安全性及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的结构极易受到降水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地基自身的沉降速度,影响道路工程自身的质量与使用寿命,为此,相关人员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有关技术措施,以此来避免路基沉降现象的出现。
2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特点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特点,体现于以下几点:(1)具有各向异性。相较于其他路基来说,软土路基结构的稳固性要更为薄弱一些,这是由其成分所决定,受到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区域的软土地基,在形成上存在着差异性,不可统一照搬某一种方案来进行加固处理。而是要先对软土地基进行分析,发现其特征,然后针对其问题实施有效的施工技术来提升其承载能力。基于土层结构,在同一种地理环境下,软土地基同一层面的土壤形成时间几乎一致,若是进行横向比较,那么便具有一定的共性,土层的特点也基本相同;若是从立体角度来看,那么软土地基的土层则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竖向比较,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软土整体结构来看,更是具有各向异性特点,这也使得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1];(2)抗剪强度低。软土路基的土质比较松散,土壤中的颗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缝隙,抗剪能力不强,难以支撑市政道路上的车辆通行,而且一旦超出可承受荷载范围,便会导致软图路基出现不均匀下沉,致使路面发生变形;(3)塑形体积应变。指的是软土路基的施工,主要是改善其结构,加大土壤密度,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当软土地基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时,其内部结构就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3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不强,强度偏低,难以支撑道路的后期运行,若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则容易引发车辆通行的安全问题。当软土地基受到外力挤压后,由于自身强度不高,则会进一步削弱其强度,出现下沉现象,或是路基发生变形,而这两者都会严重威胁车辆的通行安全;(2)软土路基在雨水的冲刷过程中,会导致水量过多。尤其是一些位于边坡的路基,若是不加以处理,则会致使其暴露在外,经常被雨水冲刷,导致路基结构不够稳定,土质愈发松散,难以为市政道路后续施工奠定扎实基础,影响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3)难以控制软土路基的沉降问题。软土地基由于土质并不坚硬,强度较为薄弱,以至于其很容易在受力后发生沉降,若是不加以控制,沉降和剩余沉降的比例就会超过允许范围,从而引发严重的路基安全问题。
4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4.1排水固结技术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在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地基内部会存在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会严重地影响路基的质量和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施工人员应采用排水固结技术,排除地基内部多余的水分,降低地基含水量,保障地基的结构强度。工作人员还可以在路基内部设置排水管道,以此来实现在路基施工完成之后,水分自动通过管道排出,加强路基自身的固结能力。
4.2强夯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促进软土路基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提高,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强夯技术的应用,夯实地基内部的粉土、杂填土等物质,确保路基自身结构的稳固性与抗压力能够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需要,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寿命。为了提高强夯技术的应用效率,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与研究夯击区域的地质情况,制订出详细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的质量。
4.3表层排水法
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表层排水法,能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主要应用在含有较多水分的软土路基中,并且一般情况下软土土质较好。具体操作如下:于填筑路基之前,先做好排水工作,在软土路基中挖槽,把过多的水分引入沟槽中,然后顺着沟槽排处土体之外,以便于减少软土路基中的水含量,使其土质更加紧密。排完多余的水量之后,要对沟槽进行回填,可选择砂砾作为回填土质,因为其具有较高的透水性。挖槽之前,应当先做好现场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的结果来进行挖槽,以免对其地质环境造成破坏,使沟槽的排水性更强,更为顺畅。合理控制沟槽的断面尺寸,一般情况下沟槽的宽度应当在50cm左右,深度可保持在50-100cm范围内。若是需要在沟槽中设计孔管,则应当先实施管道过滤作业,使管道具有通畅性,防止其堵塞而导致无法排水。
4.4排水固化作用
在进行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应用排水固结形式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土工合成材料以及砂井等结构,全面融合塑料排水板,充分利用其良好的过滤性,促使材料的强度能显著提升的同时,保证延展性得以有效提高,在快速施工过程的基础上,不会对地基结构造成巨大的损害。目前来看,排水固化软土地基施工形式在应用当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优势,越来越受到行业人士的青睐,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排水固结施工形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工艺。
结语
软土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关键项目之一,应当予以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若是忽视了软图路基施工,则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下降,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市政道路的正常运行,缩短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为此,应当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来进行处理,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固性。
参考文献
[1]闵小波.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127.
[2]侯著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7(22):89.
[3]赵勤.关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居业,2015(08):92,96.
[4]凌石红.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96-97.
[5]郑峰,李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