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在追求建设速度的同时,对质量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公路建设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深度分析此课题,总结优化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
引言
公路在日常应用的过程中,随着应用时间的增加,以及结构材料老化等现象的出现,出现病害现象较为多见。因此,在公路的日常应用管理中,有必要实施标准化的养护施工管理。笔者针对公路日常养护工作标准化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简要的剖析,以盼能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1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监控的现实意义
公路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较大。通过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力度,可以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满足其日常出行需求。因此,为了保障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做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特别重要。和其他道路工程施工相比,公路工程的工程量比较大,施工工期比较长,设计内容比较多,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可以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降低后续的工程保养与维修费用,延长公路工程运行寿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
2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式待创新
新时期,开展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注重管理方法的创新,为质量监督的优化提供保障,这需要加大管理方式的创新力度,根据当前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等,选择适宜的质量监测和检测手段,落实到实践,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把控。然而很多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依旧采用传统的质量监督管理方法,缺少对质量的有效监督,未能后效发挥质量监督的价值和作用。
2.2设计方案的落实不规范
公路的建成,主要是根据设计的图纸和施工方案,运用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等,形成的公路工程。这其中设计图纸和方案是否规范落实,关系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做好严格的控制。从公路建设现状来说,对材料和工艺等的把控不强,建设工艺运用的规范性较差,影响着工程质量,不利于工程效益目标的实现。
2.3管理信息的利用率不高
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涉及到的环节和对象较多,而人力资源不足,直接影响着质量监督落实的效果,无法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控制。若能够充分利用工程信息,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水平,高效落实质量监督工作,有助于实现对公路建设质量的把控。从当前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来说,对管理信息的利用不足,数据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难以提高质量监督的动态化水平,影响着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的效果,无法全面发挥质量监督的作用与价值。
2.4人员的意识不强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需各方人员的参与和落实,形成强大的管理体系,促使质量监督工作落实到位。从质量监督工作角度来说,部分人员缺少责任意识,没有认真落实质量监督工作,同时对质量监督新知识和新技能等的学习缺少动力,使得质量监督工作水平无法有效提高,影响着质量监督价值的释放,需要加以优化和完善。
3提升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能够进一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为后续的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提供良好保障,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现有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大力的完善,并对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加强日常的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效果。(2)针对行业现行标准,包括公路项目施工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保证该措施得到良好落实。对于管理者来讲,要不断明确自身管理职责,充分认识到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建立健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措施的前提下,施工单位要适当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监督与管理力度,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控制与监督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施工单位需要安排技术负责人员,加大施工现场监督与控制力度,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与安全性,真正达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控制过程当中,管理人员一旦发现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找到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并联系负责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2引入信息化技术
基于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需求,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水平和效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实践中,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实施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借助现代化数字技术手段,运用动态化管理方式,依靠高水平的网络基础,突破了地域限制,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借助信息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工程信息,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提供优质数据,辅助监督工作的开展。(2)提供精准的监管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公路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利用质量管理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质量监督的动态化。采用数字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时信息化监督管理,可实现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动态的高效测量、定位监控。应用GPS技术,有利于提高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3)提高质量监督的科学化水平。公路工程信息化管理,属于系统工程,实施的信息化监督,是基于造价管理系统和计量支付管理系统等,构建了功能更为全面的系统,为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提供工具。依托信息化技术,落实公路质量监督工作,除了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外,还提高了公路建造全过程的检测以及维护,确保工程问题的高效防治,促使工程质量和安全目标的实现。
3.3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
不断提高公路质量监督水平,要注重监督人员队伍的建设。面向当前公路建设发展实际,围绕工程更新的技术和工艺等,引入相应的质量监测与检测手段,为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按照公路质量监督工作的需求和要求,对监督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监督技术手段,高效落实公路质量监督工作,发挥监督的作用,保障公路施工的质量达标。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随着发展形势和生产方式等的变化,有了相应的变化,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高。文中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质量监督的优化策略,包括引入现代化检测技术与工具、提高人员素质水平等。
参考文献:
[1]谢荣菊.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30):251-252.
[2]江敏.宁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探索[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172-173.
[3]王长华.哈萨克斯坦公路工程项目监管流程体系介绍[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207-209.
[4]王灵敏.基于目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要素探索[J].居业,2019(09):136+138.
[5]崔巍,黄桂东.公路日常养护工程标准化施工及质量控制[J].天津建设科技,2019,29(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