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于晓峰
[导读]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道路桥梁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有一句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桥梁建设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道路桥梁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有一句老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桥梁建设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道路桥梁建设打下了经济基础,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过程。而混凝土是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主要材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的工程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相关从业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用研究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作为基础性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效果影响着道路桥梁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区域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必须从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标准着手,做好混凝土配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与养护,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从各个施工细节加以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混凝土材料的优点
        混凝土又被称为砼,是一种通过水泥等胶凝材料,将水、碎石、砂,特殊情况下还会掺入特定的化学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是现代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材料成本相对低廉;(2)抗压性能强;(3)木材在后续的维护中会面临风化及虫蛀等问题,而金属材料则要进行防锈养护,而混泥土材料的养护相对要简单的多;(4)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取材范围广,极易获取,因此便于大量生产;(5)混泥土材料在经过长期的负载作用下不易出现形变、损坏等现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符合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2.1材料结构问题
        混凝土施工原料具有多样性,水泥、粗骨料与细骨料、水、掺合料等都是主要的原材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如果混凝土内部原材料的配比设计不当,对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控制不到位,就无法达到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控制相对简单,但混凝土结构的拉伸强度与黏着力控制相对复杂,很多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拉伸强度与黏着力相对较小。混凝土如果受到强外力作用,将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材料发生破裂情况。比如,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预应力筋的布置不合理,施工活动造成了预应力筋的偏移,给道路桥梁的其他结构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2荷载过大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属于基础设施,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会影响道路桥梁的结构性能。如果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施工人员没有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极易造成路面、桥面的裂缝问题,影响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此外,当道路桥梁投入使用以后,长期的荷载、自然因素都会加剧混凝土的老化,引发更为严重的裂缝与坍塌情况。
        2.3温度变化问题
        温度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更为直接,如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对温度的科学控制,就会增大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通常情况下,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凝土中的水泥存在严重的水化热反应,随着内部温度的急剧升高,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加大,温度应力与温度变形将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外部环境温度变化。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道路工程是市政工程的重点,跟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紧密相关,需要保障道路的质量。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于道路工程的施工中,能够充分发挥高性能混凝土所具有的极高耐久性这一特质,很好地满足了道路承受超负荷、频繁碾压而不易变形的要求。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于道路工程的施工中,重点在于高性能混凝土选取的是优质的材料配制,通过配合实现高强度、高稳定性的要求,减少了道路长久遭受车辆碾压、雨水冲刷、冰冻破坏等变形的威胁,保障了道路的耐久性、稳定性,十分适合道路工程施工所采用。道路在使用中由于长期遭受大流量、超负荷车流的碾压,极易造成路基下沉,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通过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提升道路的强度和耐久性,最终减少大流量、超负荷车流对路基的损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于道路工程的施工,还可以节约钢筋和其它配料的使用量,减少工程造价。
        3.2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振捣中,需注意以下要点:(1)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振捣次数与振捣频率的控制,严格根据工程的质量标准,确定最佳的振捣次数与频率,而施工人员的振捣需严格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提高振捣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排出混凝土内部多余的气泡。(2)振捣设备关系着振捣的有效性,需结合混凝土的具体情况与振捣施工要求,进行振捣设备地科学选择。(3)遵循分层振捣的原则,提高混凝土上下层之间的衔接效果。
        3.3提高混凝土的监测、运输、拌和及浇筑质量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合格后找具有相关资质的实验室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对适配的材料进行养护测试,并定期进行强度检测,在确定混凝土材料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之后才能用于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运输一定要按照气候环境及不同构件的使用要求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以控制运输时间,保障混凝土质量不受运输过程影响。在进行混泥土材料的拌和时,应全面考虑道路桥梁工程所在地的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并考虑工程所在地与搅拌场所的距离、原材料砂石中的含水率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在进行浇筑前,施工人员应当对施工平台进行清理,并进行洒水湿润,确保混凝土与施工平台之间的紧密粘合。在进行浇筑时应同时进行振捣,并采取分层浇筑方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及时进行核查,确保浇筑质量,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4高性能混凝土养护阶段
        当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时,接下来的工序为养护高性能混凝土。养护阶段应当根据养护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个小时以内,对浇筑混凝土实施全覆盖,并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例如,B道路桥梁工程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之后,对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养护所洒的水为外运淡水;在拆模以前的12个小时内要把螺栓拧紧,使水从侧面自然留下养护;等洒水养护超过两天以后,可从侧面开始拆模;待拆模完成后,再使用毡布进行湿润养护;对于工程的特殊部位,还需要使用薄膜塑料和涂刷养护液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约为14天;最后配置高强混凝土C60抗压实践50组,通过检查测试达到刚度、强度等标准要求后,养护工作完成。
        结语
        近年来,随着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加,为发挥道路桥梁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工程单位越来越注重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的基础性技术,其施工包含了多个流程,需从各个环节加以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混凝土的总体性能。
        参考文献
        [1]贺九衡.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19-25.
        [2]鞠宗广.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20-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