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杨泽芳
[导读] 本文以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对路基施工流程,结合具体施工案例,详细分析了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为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是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关键,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整体质量,对市政道路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对路基施工流程,结合具体施工案例,详细分析了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为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0引言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作为最关键的结构,是道路上下部结构承载力传递的主要体系,其主要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基础结构,需要借助下部基础结构应力和自身的承载力相互结合,实现强度稳定性。如果路基结构失稳或者出现病害,则会导致整体道路工程上部结构荷载承载能力下降,道路工程整体承载力稳定性不足,导致道路工程施工进度减缓,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研究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1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流程
        1.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对各个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对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确定施工技术人员的投入力量,施工现场场地的勘察、建筑施工材料的准备及采购等,重点在施工人力资源的投入精确化和施工材料的采购方面,要做到质量第一,规范施工的理念,尽可能的排除施工隐患,对阻碍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
        1.2地质勘察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地质环境是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关键,若地质施工质量不足,则会导致路基失稳、路面损害等现象发生,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前做好地质勘察,如地质强度、稳定性、地下水文条件等,形成和统计好具体调研参数数据,对综合勘察结果进行研判,对于不满足施工质量的参数进行及时解决和控制。
        1.3地质处理
        应依据实际勘察的地质处理结果,在满足施工技术应用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当前地质条件,如软土地质环境,要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工艺难度和施工效果控制等。
        1.4施工技术选择
        经过实地勘察,排除施工隐患后,方可开展施工环节,需要充分的结合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合理选择路基施工技术类型,重点对所选取的施工技术应用进行规范约束。
        2某市政道路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的市政道路全长3.2km,依据当地区的交通区域规划,结合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道路等级为主干路,设计时速控制在60km/h,路幅宽度控制在36m,车道数量为双向6车道,此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起点为步行街,重点则会城市的高速出入口,在使用功能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选取至关重要。下面就以本工程为背景,重点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进行分析。
        3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填方路基
        当对应的填土高度小于等于10m路段结构时,边坡施工设计为一级结构,并且坡率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定为1:1.5;当填土高度>10m路段时,对应一级边坡应每隔8m设置对应的边坡结构,设计坡率一般需要控制在1:1.5,次级边坡率应设计为1:1.75,三级边坡率应设计为1:2.0,路基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应遵循高密实度、均匀度的施工原则,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经济性。
        3.2挖方路基
        结合具体施工周边环境条件,确定挖方边坡率,同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的物理性质,对相关的勘察资料进行汇总,得出有关力学参数,对勘察的资料内容进行细化分析,作为施工技术应用的必选参数之一。在基槽开挖深度与边坡高度大于8m时,施工单位应具备施工资质才可选取,土质挖方路堑结构深度应控制小于30cm,上部路床结构可进行一定的碾压密实施工,确保压实密度大于95%。
        3.3路基填挖交界施工
        首先,在填方区域应符合《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6)中第4.3节相关规定,挖方区域的设计应符合规范条目中4.4节的相关规定。


        其次,针对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当挖方区域为土质结构时,填方区域应首先选择渗水性强的结构材料,进行填筑设计。在地质勘查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坚硬岩石路基结构,应对填方路基选择使用填石路基结构。
        最后,纵向挖填界面结构体系施工的过程中,可选取对应施工过渡段,在临界值的挖取过程中,要选取使用质量较好的砂类土和无机混合料结构,在填筑的过程中,要使用填石路基。
        3.4路基顶施工
        依据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在模量值选取的过程中,路基结构顶部施工的回弹模量值应大于等于30MPa,其主要针对快速路和主干道路,或者对应的回弹模量值需要大于等于20MPa,在本项目施工中,要充分的结合邻近工程,采取路基顶面结构回弹模量设计值选取为36MPa。
        3.5路基防护施工
        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其防护施工主要可分为冲刷防护和支档防护两种,而本项目中也涉及到以上两种防护施工技术。其中,冲刷防护施工主要是由于施工段周边环境影响所致,如存在较多水量,如果没有及时设置支档防护设备或者结构,则会导致路基施工材料长时间渗透,造成变质现象,降低市政道路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防护技术应用。依据设计过程,就路基防护施工技术的选择进行以下论述:
        (1)H(填方边坡高度)≤4m,可选取直喷植草绿化式防护施工技术;(2)4m<H(填方边坡高度)≤8m时,可选取施工技术为挂三维网结构的支护防护施工技术;(3)H(填方边坡高度)>8m时,可选择使用挂三维网结构的防护体系,同时也可选取基于浆砌片石拱形骨架结构式防护体系;(4)在边坡放坡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应用遭到一定的限制,则可充分的结合衡重式路肩挡土墙、路堤挡土墙等施工技术,以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性。结合本项目路基施工技术应用,可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下,开展浅层次的防护施工技术,并针对边坡不稳的现象,提前做好专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
        3.6路基压实
        在施工准备环节,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并对路基工程进行压实处理,此项工作的开展主要应由专业技术程度高的施工技术人员参与,压实机械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压实度、压实参数等,其中压实的最终结果需要依据压实现状分析,对应压实结果需要严格符合国家相关施工技术应用规范,其中一级公路来说,路面底部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部路基结构的压实度必须≥95%。
        此外,在地质处理的过程中,合理开展换填土施工处理,及时控制开挖的深度,并对砂垫层施工技术方法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提供有效的路基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等。
        4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在施工进程中,应及时的协调各个专业,保证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与道路工程其他技术相互协调,构建统一的施工技术体系。其次,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环节中,应始终保持与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相互协调的原则,从而有效的保障居民生活便利性,为尽可能的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研究中以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路基施工技术原则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路基施工技术要点,提出相关质量提升措施,旨在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鲍伟,蒙珊.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8):52-53.
        [2]戴文雄. 市政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简述[J]. 居舍,2020(15):36.
        [3]万晓虎. 浅析市政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 居舍,2020(15):58.
        [4]林晓瑜. 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探讨[J]. 价值工程,2020,39(13):158-159.
        [5]赵广婧.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20(16):230+232.
       
作者简介:姓名:杨泽芳。(1986.06.0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省临汾市。学历:硕士;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经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