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张岩
[导读]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作为基础性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效果影响着道路桥梁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区域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作为基础性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效果影响着道路桥梁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区域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必须从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标准着手,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从各个施工细节加以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给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
        1.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由于混凝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因此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混凝土质量的选择:①不能选择三无厂家生产的,必须是正规厂家。②硅盐酸水泥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主要成分,其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道路桥梁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原材料的强度方面也值得注意,强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控制在适中的水平。此外,骨料的选择也很重要,骨料也就是指沙石,0.5~3cm的直径为最佳,含沙量也不能过高,以免影响配置效果。为了以防万一,使用之前还要进行杂质的筛选,水泥性质不同,外加剂也各不相同。减水剂是配置混凝土的必不可少的材料,能增强其和易性。
        1.2调配混凝土
        混凝土的调配工作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不能放过调配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首先,秉着谨慎性原则,调配前检查各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异常,立即更换。然后,技术人员进行样品调配,调配合格后再全部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施工位置的要求不能,混凝土配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根据位置选择合适的调配比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2.1材料结构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控制相对简单,但混凝土结构的拉伸强度与黏着力控制相对复杂,很多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拉伸强度与黏着力相对较小。混凝土如果受到强外力作用,将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材料发生破裂情况。比如,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预应力筋的布置不合理,施工活动造成了预应力筋的偏移,给道路桥梁的其他结构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另外在实际的市场调查中发现,市场上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材料甚至都不具备相应的质量合格证,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中为了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选择了这些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给项目的施工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2荷载过大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属于基础设施,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会影响道路桥梁的结构性能。当道路桥梁投入使用以后,长期的荷载、自然因素都会加剧混凝土的老化,引发更为严重的裂缝与坍塌情况。
        2.3温度变化问题
        多数情况来说,由于温度低产生的裂缝大概可以分为温度收缩裂缝与温度疲劳裂缝两种。由于路面长时间地暴露在外面,当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路面内的应力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当温差较大时,应力来不及发生释放,当这种应力积累到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路面为了释放掉这种应力就会发生裂缝。在裂缝的类型中,温度疲劳裂缝也有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度温差变化的太快,路面由于长时间的在太阳光下暴晒,或者是外面环境的水流入到路面的结构层中,使得强度发生了改变,强度减小,这样也使得耐用性受到了影响,从而使一些混凝土路面发生裂缝。低温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并且这种影响对于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来说可以避免的概率不大,因为这些都是沥青自身的特性,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是人为刻意控制的,那么就需要工人们在施工的时候,根据沥青的特性相应的进行施工,将危害值降到最小。温度变化率和降雨量会影响裂缝的发生。另外还有交通量或建设过程因素,交通繁忙将不可避免地破坏道路,施工过程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可避免地导致裂缝的发生。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严格控制配合比
        混凝土工程施工建设之前,原料配比至关重要。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所选择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过硬。

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需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1)科学进行初凝时间的控制,最佳的初凝时间往往在7~8h;(2)坍落度的控制,将坍落度控制在90~100mm;(3)含气量控制,一般要将该指标控制在1.7%以下。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需结合道路桥梁的施工标准,对市场上各种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加以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原材料,比如,在骨料的选择上,尤其要关注骨料的含泥量、粒径等指标。
        3.2混凝土搅拌操作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时间的科学控制,保障搅拌的均匀性与充分性。由于道路桥梁中的混凝土需求量较大,在搅拌过程中需借助专业的搅拌机来完成搅拌,市场上各种不同型号的搅拌机的搅拌容量有所差异,在原料配比过程中,需根据搅拌机容量来进行控制。投料顺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搅拌效果,需结合原材料类型,科学进行投料顺序的调整。
        3.3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之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结合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近的运输路线,对运输路线进行科学规划调整,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在确保运输路线安全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提高运输效率,避免其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3.4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科学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由于混凝土浇筑需遵循分层浇筑的原则,为了保障不同浇筑层之间良好的融合效果,施工人员需在上下层凝固之前加以检查,避免横向分层情况的出现。(2)当混凝土配置好以后,严禁将其他材料加入其中,否则,添加的其他材料会影响整个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进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3)混凝土浇筑是始终坚持连续浇筑,浇筑的中断不利于道路桥梁的质量控制。
        3.5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振捣中,需注意以下要点:(1)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振捣次数与振捣频率的控制,严格根据工程的质量标准,确定最佳的振捣次数与频率,而施工人员的振捣需严格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提高振捣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排出混凝土内部多余的气泡[3]。(2)振捣设备关系着振捣的有效性,需结合混凝土的具体情况与振捣施工要求,进行振捣设备地科学选择。(3)遵循分层振捣的原则,提高混凝土上下层之间的衔接效果。
        3.6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路面固定端垫板要密切连接锚固,禁止二者之间存在缝隙,而且还要保证其与U型模板之间处于垂直状态;第二,完成预应力筋铺设作业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校直,确保其末端垂直于U型模板,并以钢筋小马凳明确铺设位置,误差不能超过5cm,然后以细铁丝连接预应力筋、钢筋小马凳,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跑位情况;第三,施工时应该避免寒冷气候、高温气候。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浇筑时,要保证一次成功。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在道路桥梁建设中,最常用的就是混凝土,其特点是噪音小,并且耐磨且维修养护也非常的简单,混凝土的研究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施工的现状,后总结了混凝土养护施工的技术要点,。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为我国道路桥梁行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琦.探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2018(07):288.
        [2]于亚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工业技术,2017(12):181.
        [3]陈思博.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7(0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