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排水是市政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管道工程施工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与生产、生活以及交通建设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近些年来,尽管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得到大规模建设,不过依然显现出诸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为了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相关施工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方式,强化对施工现场的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施工建设目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就城市建设而言,市政给排水管道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的未来建设。可是就现阶段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而言,还存在诸多施工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单位找出施工技术不足,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确保市政给排水管道系统的稳定运作。
1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价值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类型,开展这项施工管理工作拥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具体来说:第一,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是一项公益性质的工程,通过开展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工作,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依靠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的方式,能够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有效改善了水资源供应紧缺的问题,不仅保护了水资源环境,而且提供给广大居民一个更加适宜生存和居住的环境。第二,有利于凸显出城市防洪与水污染防治的功效。通过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能够使大量的生产与生活污水得到及时治理,使其排放到相应的污水处理站,避免水污染扩散,导致整个城市受到内涝灾害的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开展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能够充分发挥出城市给排水管道系统的良好作用,满足广大居民的用水需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2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主要问题
2.1乏有效编制
市政给排水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道路部门的发展规划、城市降水量、排水需求等,这些内容也是规划设计中需要明确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缺乏有效设计编制的情况普遍存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排水系统设计之间存在着明显矛盾,即便相关部门能立即进行整改,也无法保障整改后的设计方案能满足预期的作用和效果,对排水系统产生的影响程度也非常显著。
2.2设计缺陷
设计缺陷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和工艺方面,例如预埋深度不够、污水提高泵设计出现问题等,最终导致在排水系统的设计方面存在重要缺陷,增加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与程度,也是未来市政给排水系统需重点改善的问题。特别是對于已经建设落成的老旧城区,城市功能已经趋于完善饱和,原有的建设条件基本成型,如果要进行额外设计,开发新的城市建设空间,在设计难度上也相对较大。
2.3功能性需求问题
城市发展中的功能性需求问题是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又一问题。以某地区为例,区域内与河流相连,整体地势平坦,无明显起伏,所以城市内部的防洪设计也应该结合实际的道路高程来确定。但是城市规划方向与道路高程之间存在矛盾,导致排水设计的功能性需求无法发挥防洪作用,无法满足排水通畅的要求等。又例如很多城市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未做好有效的风险分析,缺乏对于工程建设的系统性指导,未考虑到城市公路、绿化、水体方面的用地规划问题。
3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常见问题解决方式
3.1重视设计工作
由于给排水系统属于基础设施,其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想要确保工程能够顺利推进,就要对设计工作加以重视。(1)给水管道设计。在设计给水管道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给水系统的分析建设以及后续发展等因素,尽可能减少由于事故而造成缺水的范围,保证城市供水的稳定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在确保目标区域内水压以及水量的前提下,想办法控制给水管网的造价。从微观层面来看,目前铺设城市给水管网的途径主要有两种:①树状网络,这种方式的特点是铺设的成本比较低,技术成熟,但缺点也很明显,容易造成水锤现象,对给水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调度,管网内部分支末端的水就会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其水质会发生改变;②环状网络,这种网络的特点是能够有效解决水锤现象对于给水网络的影响,但是造价较高。在设计时要根据用水需求以及城市发展情况来灵活选择。(2)排水管道设计。在设计排水管道网络的时候,要秉承着“先干后支”的原则,在确定管道总路线的时候,主要管道要处于土体密实区域,避免穿越复杂地形,尽量减少与其他地下结构之间的交叉。首先,要确定城市以及出水口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城市都是建造在郊区。其次,要划定出排水的具体方向,确定各个泵站的具体位置,为了不给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泵站要建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最后,如果排水管与给水管处于并行状态,那么要将排水管设计在给水管的下方,同时要保持与其他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
3.2合理确定管径
(1)给水管管径确定。想要确定给水管的管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用水主体进行分类,当前比较科学的一种分类方式是将就用水主体分为生活用水以及公共建筑用水两类。其中生活用水的数量根据用水定额以及日用水量最高变化系数来决定,而公共建筑用水主要包括的种类很多:①工业生产用水,其用水量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确定;②道路及绿化用水,这一部分的用水量根据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确定;③未预见用水,要根据日最高用水量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在计算出具体需水量之后就可以确定给水管的管径。(2)排水管管径确定。在确定排水管管径的过程中,要以两个指标作为基础。第一个是城市污水的总流量,第二个是城市降雨、降雪总量。前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居民生活污水总量、工业活动生活污水总量、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水总量。而对于后者数值的计算,要根据该城市每年降水量的汇水面积、降水最大值等数据为基础。
3.3选择优质管材
想要保证给排水管网的稳定性,就要对管道材料选择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工作人员要熟悉每一种常见管材的物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价格,根据这些信息结合给排水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4]。目前常用的给排水管道材料为球墨铸铁管道,如果管道需要过河或者是穿越公路,那么就要换成PE管或者是钢管。从整体上来说,给排水管道材质的选择应该在确保管道使用寿命以及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便宜,方便维修与更换的管材,保证整个给排水网络的稳定性。
结语
城市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着一所城市的整体形象,还代表着该城市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能力。市政给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构成内容,对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行业有序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徐鑫,章浩.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25.
[2]盛小英.分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技术要点[J].居舍,2019(26):137.
[3]岳志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缺陷及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85.
[4]林晓兰.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缺陷及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44.
[5]沈艺宏.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探讨[J].城镇供水,2020,157(31):1085-1088.
[6]刘旭来.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对施工问题的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90-191.
[7]陶霞.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J].居舍,2019(3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