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陈敏霞
[导读]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与大数据的关系,然后初步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行业十分重视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并以此为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全面的变革,协助企业更加高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人力资源与大数据的关系,然后初步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一、前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正发生着重要变革。这个变革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评估、执行和调整,大数据技术已然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和无形资产。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社会财富,是企业正常运营和创造利益的关键部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中要作用,通过充分利用、分析和挖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高效管理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更好地发展,助推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二、大数据技术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各类数据,并以数据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是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引入大数据技术应该要注意三点。
        一是将绩效考核体系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为绩效考核工作提供数据化的参考。通过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为吸引和寻找合适人才提供更加高效、精确的服务。二是将人力资源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人力资源数据库。通过将数据化后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并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三是将人事管理系统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扁平化的职工管理。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被大数据技术打破。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部门引入大数据技术后将会产生更加丰富的数据,不但有利于企业对员工的了解及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各类事项的管理中,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员工工作流程,建立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三、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助推企业更加高效、合理地用人
        用人,包括人员的招聘、配置及人力资源规划三部分,这三部分息息相关、循序渐进。人才招聘和配置是根据员工专业特长和人力资源规划进行的,而人力资源规划则是基于企业发展状况和组织内部环境,分析企业用人需求而制定出来的。只有做好这两点,才能充分保证高效、合理地用人。
        当前,企业预测企业人才需求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比率分析、专家预测和回归分析等,这些方法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用人需求情况,但判断结果往往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实际情况。至于人员配置与招聘,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员的初筛基本上是通过双选会、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等形式,而这些方式得到的人员信息多为基础性信息。有些单位、企业为甄选到优秀人才会组织多次面试,深入、全面地考核招聘人员的其他素质,但应聘人员也会见招拆招,运用各种技巧应付面试,因此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应聘者的实际情况,能够高效、合理地找到企业最佳的人才。


(二)激发和挖掘企业员工发展潜能
        激发和挖掘员工发展潜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育人才范畴,涉及到员工的绩效管理及培训开发。在培育人才阶段,需要注重强化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培育员工与企业文化相契合,促进员工更快地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员,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创造更高的利润。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了解企业人员对工作职责的熟悉、开发培训内容和效果的反馈多数是采用访谈或问卷的形式,这些形式同样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色彩。这些问题,在员工绩效管理中也普遍存在。在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大多是考核员工的出勤率、员工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效果以及业绩等,再经过简单的交流讨论、员工访谈等程序便得出考核结果。
        大数据背景下,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和培养需要基于员工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因此,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时要注重全面收集并分析员工在工作、培训、晋升等多方面的数据。根据数据库所形成的职业培育和职业规划才更有说服力和针对性,帮助员工高效、准确地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此外,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掌握员工工作动态和工作诉求,为他们的晋升发展提供“量身定做”的培训服务,进一步激励员工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质量。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以数据为基础对人员胜任能力和考核结果进行分析,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系统的绩效考核、评价和管理工具。这样,不但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考核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度,也有利于员工和企业未来的发展。
(三)有利于形成良性、多元化的企业竞争环境
        企业内部形成良性、多远化的竞争环境是推动员工努力工作、不断向上及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保证员工在薪酬激励机制下企业内部形成合理、良性的竞争,是企业不断进步和壮大的重要条件。
        当前,企业常用的激励措施有情感激励和物质利益激励。情感激励可培养员工与员工、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促使员工的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得到满足和尊重,增进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忠诚度,有利于打造更加稳定、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物质利益激励包括福利待遇和薪酬激励,如维持或增加职工的五险一金、绩效奖励津贴和基本薪酬待遇等。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为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需要依托大量数据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保证“付出与回报”的平衡性。对那些表现优秀和具有潜能的员工而言,除了感情激励外,更需要多元化、针对性的激励手段,如升职、提高薪酬待遇、公开表扬、扩大宣传等,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悄然发生着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言,如何收集、挖掘、分析和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数据库,有效提高企业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质量和效率,是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前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初步分析,希望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简介:陈敏霞,女,汉族,籍贯:广东肇庆人,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本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