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刘丽
[导读] 本文详细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总结了有效提高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从而改善市政道路。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城市交通道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交通道路压力越来越大,城市道路建设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因此,迫切需要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对城市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总结了有效提高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从而改善市政道路。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城市交通道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引言
        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性建设,其建设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市政工程中,路基路面的建设往往受到地质环境、天气变化等众多因素影响,加之要考虑供热、供水、通信、电力等管线影响,其施工的难度明显增加。做好施工技术研究与分析,是减少施工质量隐患的必要性工作。文章主要围绕着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建设的重要作用
        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的因素很多,如交通压力、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此,运用科学的措施,减少相关因素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影响,不仅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还可以增强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市政道路的作用和价值,保证城市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2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
        2.1路基处理
        (1)对实际市政道路施工区域的各种路基填装材料进行详细的施工勘察,并充分结合其勘察结果选择最佳施工方式与施工设备。(2)科学合理的选择与使用路基需要进行填装的材料,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了市政道路的路基建设与施工的稳固性,并为后期各项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基础。(3)施工企业规范管理路基施工中的各类杂物与垃圾,避免其混入到填充材料内而影响路基建设与施工的整体进度与质量。施工设备施工方式与设备的选择规范施工操作与有效的应用施工设备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施工区域的具体特点与要求提高施工设备企业的整体综合施工能力,选择最佳的施工方式与设备,避免因施工方式与设备的选择不合理而直接影响路基整体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2.2路基修理
        结束进行路基的填筑施工时,要在结合路基填筑情况对施工的路基高度进行检测的标准基础之上对路基填筑施工的情况路基高度进行全面的施工情况检测,根据施工情况检测的结果对路基的施工情况进行了整平修理,并在压力机反复压实的情况和作用下准确保证了路基的一定强度与密实性。
        2.3机械设备的选择方面
        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时一定要严格遵循一个科学、经济、实用的基本原则。不能只是单纯地看重设备的成本投入而完全忽略了机械设备的基本性能,也不能不去考虑和结合路基填筑施工的具体技术要求而一味的追求成本和机械设备的质量,因为这样,机械设备的重要性和作用就可能无法在施工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体现,也就就无法有效保障路基填筑施工的质量,给市政道路后期建设和施工的开展埋下了安全隐患。
        3关键施工要点
        3.1路基的开挖
        首先,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对木桩的测量和施工边桩放线的检查工作,对于木桩的实际开挖的深度与施工边桩的放线都一定要及时进行清晰的标注,并且一定要在经过专业监理师严格确认的材料基础上及时进行正确的施工。其次,采用了挖掘机与自卸车有效紧密配合的人工作业进行方式,人工进行操作的同时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废料、坏土或其他杂物等,要及时倾倒在施工指定的区域。针对积水土方进行施工的坡度设计,要注意确保过大的雨水土方能在施工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吸收和排除,避免过大的积水土方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


        3.2路基回填
        第一,确定路基回填的地点和土场以及施工材料运输的线路和回填的方式;第二,结合路基回填施工材料图纸对路基回填的区域和地点进行准确的地理定位;第三,确保路基回填土的稳定性和质量,严禁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淤泥、砖块或腐植土、石块及其他有机物等,在分层排水碾压的过程中严禁出现无任何翻浆和弹簧现象的情况出现;第四,分层排水填筑、分层排水碾压、分层排水的检测,将每层回填土的厚度必须控制在30cm以内;第五,根据横坡排水工程设计的要求,确保每层都必须设有各种纵向与横向分层排水的措施。
        4重视路基路面养护环节的质量控制
        4.1路基路面养护
        首先,确保路基的密实性与排水性,各项路基安全隐患能得到及时的消除。其次,路基无沉陷、坑洼、缺口及隆起等现象,并且路基横向坡度设置合理,路面具有理想的坚固性与良好的平整性;路基边坡方面坚固稳定,无松散或冲沟等现象;路基的排水设施完善,并且排水管道具有良好的通畅性,避免灾害问题而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
        4.2路基路面防水
        在路基路面的防水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市政道路的具体特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例如,夏季则要重视路基路面的防洪检查,确保路基路面的排水措施能正常使用。如发生强降雨天气,还要及时对市政道路中的老旧道路或地处低洼位置的道路进行检测与维护,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开展降水情况的记录与分析,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给道路的安全使用提供有力的帮助。另外,重视市政道路的绿化建设,提高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避免因水土流失而引起路基塌陷问题的发生。
        4.3路面裂缝问题的有效防治
        完善施工工艺,提升施工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与有效性,避免裂缝问题的产生而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另外,加强对路面裂缝问题的检测,一旦发现路面存在裂缝问题,立即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修补,降低裂缝问题对道路使用造成的影响。
        4.4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控
        采购材料的人员必须要严格具有良好的企业社会主义责任心与良好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不徇私舞弊,加强对建筑施工装饰材料市场行情的跟踪研究分析,提高施工材料采购与选择的性价比。重视所选材料的质量检测,确保对所选施工材料必须具有严格的生产经营合格证与施工材料质量合格检测的报告,严禁使用不符合或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与技术要求的施工材料。
        4.5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
        对后期使用路基的最大道路荷载使用量进行详细的质量控制研究以及测试,由此可以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后期使用道路的荷载使用量标准,避免了道路在后期的使用中可能出现后期路面的破损或造成路面开裂的变形等现象,影响道路后期使用的施工安全性与保证道路的通行稳定性。同时,在进行路基以及路面的养护施工时,要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来进行质量保证和提升后期使用路基施工路面的荷载稳定性,避免后期路基破损造成路面的开裂、变形或塌方等道路安全问题的发生和出现。
        结语
        道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市政工程中路基路面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控建设过程和施工技术标准,才能有效保证道路的建设质量,为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艾程.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34-35.
        [2]张晓雷,沈志伟.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56-57.
        [3]董立松.市政道路地下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安全缺陷的防治以及管理的方法与对策研究分析[j].中国城市一体化建设基础工程理论与研究(电子版),018(7):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