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刘超
[导读] 以高支模施工技术为研究背景,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高支模技术准备、模板安装、模板验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详细论述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摘要:以高支模施工技术为研究背景,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高支模技术准备、模板安装、模板验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详细论述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此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前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对房建土建工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就质量性而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整体作业的稳定性;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具备精确、支撑力度强等优势。因此,研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探寻出有效的技术方案,对促进我国房屋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顾名思义,高支模施工技术即以 5m 为最低限度进行的施工,作业要求必须以模板搭建和支撑结构的作业为准,从而为整体作业提供较为可靠的稳定性。就高支模本身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而言,高支模施工是否符合专业性,对于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起着直接影响。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模板固定的方式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系统。同时,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传统的支撑方式,对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2.1 工程实例
        某工程位于青岛市南区,由于该项目本身地理位置较为开阔,资金投入量较大,所以,具体施工作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技术性要求更为严格。具体而言,本次项目的地下室较多,即 3 层,总长宽高数据依次为 260m、50m、27m,其中,包含了 7 层框架结构,设定地下室高度也由实际施工需要决定,即5.0~8.3m。在该项目中,由于施工设计中将东西两面以及中间等分别作为配电地下室与地下车库,所以配合设计了相应的支撑点,即 27m 高的 10 根柱子。具体的高支模技术应用则在下文展开论述。

2.2 施工前的准备
        1)材料准备。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准备。由于该项目的施工条件复杂、施工的工序较多,因此,在材料准备上要严格地进行管理。例如,钢材、木材与混凝土这些材料,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对钢筋也需要进行强度检验,此外,还需要对模板的强度、张拉度、抗压度进行检验,保证各相性能指标满足工程需求。
        2)参数设计。由于高支模技术的使用涉及较为精确的施工参数,所以,就要求正式施工前必须以合理的参数设计为前提,以此保障正式施工中的意外情况被合理规避。具体以施工需求为准,进行对应的数学模型计算,将模板的荷载重量等进行确认,从而推动正式施工的科学性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参数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位置,对模板工程的安装面积、安装高度等数据进行设计,从而保证模板工程的数据符合工程需求。
        3)测量放样。在测量放样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施工现场的场地清理干净。在该项工程测量中,主要采用经纬仪进行放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轴线位置的科学性,同时,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需要对边线与中线标记,即以墨线作为标记工具,在模板的位置将放样结果标识出来;另外,模板标高需要进行复核,确保相关问题的合理规避以及解决,提高其安装质量。

2.3 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高支模工程具体的安装作业要求首先必须以梁线位置的合理校准为基础,从而保证后续的水平控制线效果,进而保障高支模整体核心判定工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精确度等。高支模末班的搭设作业必须以钢管的铺设作用为基础,进行有序的模板安装,即正面与侧面的有序性,随后再进行龙骨架的架设作业。上层模板与加设支架的具体安装必须由楼板的荷载
能力决定,即前者必须以后者能力为根据,从而提高整体架构的稳定性。此外,出于模板自身质量的考虑,要求整改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的故障检查与排除,从而避免如接缝故障、
漏浆等不良现象的产生。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则要求首先进行相应的清洁作业,保证木模板内无积水、无杂物等。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的安装过程是一个众多体系联合的过程,意味着技术信息的通畅性。所以,该阶段要求如水、电等模板以外的安装也必须得到有效考虑,从而避免各安装体系因信息的不通畅性而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具体表现为,合模作业必须以合模通知书为准,以此方可进行合理的合模作业,具体作业仍需要得到有效管控。

2.4 高支模工程的验收
        从上文得知,由于高支模工程本身对于技术性与专业性等均具有较为高的标准与要求,所以相对复杂的施工作业必须得到有效验收,即必须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性作为其验收标准。

具体表现为,整个作业环节需要以专业性与技术性作为其高质量性的支撑,包括如施工前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符合工程需要的施工方案等。在验收环节,则要求必须以阶段性的细化拆分为验收方式,进行细节式的技术性验收,从而保障各个作业的整体与结构、环节与部分的标准化、质量化,因此,才能有效提升整体作业的稳定性与质量性、专业性。在验收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模板倾斜、模板开裂等问题,则需要及时的整改处理。

2.5 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
        1)高支模施工质量在控制工作中,同样由于原材料对于整个施工作业的比重较大,所以,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占据绝大一部分。具体的质量管控包括如其选购阶段的正规性,即将正规的原材料厂商作为合作对象,选择符合工程使用规定的原材料等。并且,在选购完成后,也必须要求进行相应的材料质检工作,以此保证其原材料的可用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原材料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原材料质量的合理控制也代表着材料的放置与储存等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即在分类的专用场地存放等。
        2)高支模模板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作业也时刻影响着高支模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该阶段的质量控制作业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安装人员必须以相关施工要求为准,保证标高与测量作业的科学性,从而推动模板质量的可用性。且模板的整体支撑能力,即稳定性等,也必须以专业性的计算进行确认,进而推动后续作业的稳定性。另外 在高支模模板安装阶段,需要要求安装工程人员严格按照模板规范安装要求进行安装,针对安装位置要保证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在结构连接的位置,要采用锁扣进行固定,以免出现松垮、裂缝等问题。此外,在高支模拆卸的过程中,需要有序地卸载配件,并且对模板进行合理对放,禁止高空坠物。
       
3.施工措施研究
3.1 提高支模施工技术设计水平
        由于高触摸技术的难度较高,对于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工程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房建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以及施工作业环节,对所采用的使用方法技术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优质的施工设计方案,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工程设计技术水平与当前施工工人的专业水平相匹配。

3.2 按照技术规定施工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技术的标准和施工设计图,来开展实际高支模施工作业,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支模施工质量符合技术的要求,顺利地完成房建土建工程施工作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要保证所安装的脚手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建筑公司的采购人员需要采购优质的构件材料,这样才可以保证构筑物的质量达标。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按照施工操作守则和施工管理规定,来开展高支模施工作业,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项目施工进度和项目管理效率。

3.3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高支模施工技术往往应用于高空作业,因而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因此,建筑公司需要加强对于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在施工作业中安全管理水平。公司需要给工作人员配备安全的保障措施,加强对于员工技术的培训,要求员工严格按照高控支模设计施工技术的操作手册,来开展每个施工作业环节,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建筑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施工人员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可以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来组织开展施工作业,并且加强对于是工作人员施工作业行为规范的合规性考核,从根本上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3.4 建立高支模施工作业的施工组织
        建筑施工单位根据实际的高支模作业具体情况,以及施工图纸所要要求的内容,来组建施工组织管理队伍,给高支模的施工作业人员配备项目经理人和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施工作业工程量,来招募一定数量的施工队伍,要结合项目合同中所规定的具体施工进度周期和时间。在施工期较短的情况下,建筑公司招募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体的施工进度得以顺利的开展。同时,建筑企业要着重地根据高支模作业的具体流程环节,给流程的关键部位配备优秀的技术人员,以保证整体的项目工程质量。此外,施工人员要及时地排除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且好严格地把控各个施工作业流程的重点环节,并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土层的沿途条件状况来选用合适的支护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本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施工操作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案。今后,还需要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要不断地提升技术的应用功能,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智辉,牛淑红.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5):43-44.
【2】孙延祥.略谈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8(23):35-36.
【3】庞军辉.研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有效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9):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