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周歧观
[导读]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优美的生态环境,城市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也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摘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优美的生态环境,城市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也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近几年来,我国开发了许多生态风景园林,且未来仍会继续大量建设高质量的风景园林。但是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制约生态风景园林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生态风景园林的作用和建设时应遵守的原则,然后详细阐述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一些策略,以便提供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策略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变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生态园林的施工能直接影响到的城市绿化水平,因此,若要建设良好的园林工程,需提高施工技术,施工存在的问题要针对性地解决,从而才能最大程度体现生态风景园林在城市发展的作用。
1.生态风景园林的作用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是将人文环境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内,对自然环境模拟建设,不但平衡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还有效改善环境,在保证自然空间的基础上又提升人居环境。其作用体现如下:第一,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园林植被,且园林植被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无法取代的。园林植被进行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转化对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效益的提升有明显作用[1]。在建设生态风景园林时,要注重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以及娱乐休闲场所,这会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第二,良好的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奠定了城市的文明发展。
2.生态风景园林的原则
        城市要实现绿化的目标,施工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施工结构和组织应完善,确保组织的科学性。开始施工前,要认真修改、严格审核施工图纸,以便保证工程施工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施工应严格根据设计的施工图纸,保证工程质量。第二,园林植被种植的质量应该有所保证,植被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其成活率,还对城市的绿化有影响。植被种植前,需根据种植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成分等条件挑选合适的适应性强、抗性强的植被,同时严格把关植被的采购环节,保证购买植被质量满足风景园林的设计要求。第三,了解植被生长习性,根据植被的生长习性对其及时浇水、施肥等管理,必要时修剪。
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各工种单位间沟通不畅
        在具体建设生态景观建筑过程中,不同建筑群所需各工种单位的职责和责任不同。所以,各工种单位间及时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是必需的,能够及时反馈施工问题,不仅促进园林的总体建设效率还为园林建设符合质量标准奠定基础[2]。但是,因各工种单位负责的工作内容、施工人员间的差异,导致具体的风景园林施工过程存在沟通不畅、问题反馈不及时等现象,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杂乱无序,进而耽误正常的建筑施工进度并延长周期,降低生态风景园林的工程质量和效率。
3.2 施工人员的素质偏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变高,这间接要求城市需要增加生态园林景观的数量和质量,园林景观的数量相对容易,但园林行业的资源紧张、施工技术受限,导致园林建设的质量却难以与数量匹配、更不能达到人们的要求[3]。其中,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偏低,从事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人员,大多数是农民工人,普遍存在学历较低,接受技术培训的学习能力偏低,执行力差,通常只是凭借经验判断、使用施工所用的设备和材料,施工工艺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也无法发现,这增加了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概率,如较为先进的施工设备不会应用,不了解施工工艺原理等,进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3 生态园林施工环境较差
        生态风景园林在建设时,有的地方因地势地形的复杂性而极大地增加了生态园林建设的难度,有的风景园林位于城市内人口密集区或者城市中心,施工过程的噪声污染、尘土垃圾以及土壤污染等附近的环境和居民都有较大影响。此外,由于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垃圾等对土壤的污染,增加土壤酸性,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和存活,种植适应性和抗性较低的植被不仅存活率低,还加大生态园林建设的费用。可见,因人为和自然等条件都降低园林施工的环境。
4.提高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策略
4.1 加强施工人员间的沟通交流
        生态风景园林在施工以前,施工的放样人员应充分了解园林的施工设计,准确反映施工设计人员的意思。若要确保工程质量,园林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加强沟通。生态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人文环境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者在设计风景园林时会增进许多古典文化,以便突出人文含义,此时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若不能及时沟通,易导致工程偏离设计主题,使得设计人员想表达的文化和美感则无法体现;但倘若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反馈,便可准确体现生态风景园林的自然之美以及古典文化的内涵,同时施工人员也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将无法完成的项目反馈给设计人员,以便设计人员及时调整修改设计方案。唯有如此,才能使生态风景园林更好地完成[4]。
4.2 加强施工人员素质建设
        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生态风景园林的质量,加强施工人员队伍建设是必需的。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达到加强施工技术的目的。对此,施工单位可从以下着手:第一,施工单位在招聘时可提高招聘要求,多聘用素质较高的人员,施工人员既需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又要对各种施工技术熟练掌握;第二,注重对单位内的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如邀请专家讲座、施工现场指导或者施工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施工人员提高其自身素质;第三,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根据施工人员的特点及岗位需求,有针对地指导施工人员的工作,必要时奖励奖惩制度,培养施工人员的岗位意识,进而保证生态园林的工程质量。
4.3 因地制宜选择植被 改善施工环境
        植物都有其自身适宜生长环境,且该生长环境通常是不能改变的。对此,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时要结合本地环境条件,挑选地势平坦的地块,适宜在该地块生长、种植的植被,园林施工人员可认真考察、勘测风景园林的施工现场地形特点,判断地理环境和人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向气象有关部门询问气候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合多种条件选择适合的植被和花草[5]。有时施工人员在建设园林景观会面临土形陡峭,增大了生态风景园林的难度,这就需要结合地形的具体情况设计生态园林的方案,陡峭地区尽量避开,最大程度降低因地面因素而给生态园林造成的负面影响;而针对有的地区植被存活率较低这一问题,还可以结合植被的生长规律培育合适的植被,这可以降低生态园林建设的成本,植被种植以后还需及时浇水施肥、病害管理,以保证植被健康生长。
结束语:
        简而言之,建设生态风景园林时,施工技术是关键,是园林工程建设的前提。生态风景园林若要提供舒适、优美的环境,施工单位需要注重并提升施工技术,以工程质量为重点改善施工技术,竣工后也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进而促进生态风景园林朝着高水平发展,城市绿化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又晨.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建材与装饰,2020(12):58-59.
[2]金毓.探索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240-241.
[3]王明祥.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9(24):181-182.
[4]马金国.探索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居舍,2019(33):111.
[5]顾从英.解析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提升途径[J].中华建设,2019(09):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