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房子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安居条件,在一家一户的现实背景下,对于房屋建筑安全问题的讨论也在不断增加,建筑质量的保障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稳定和幸福。因此,在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合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房屋的质量问题得以保障;生活节奏的快速化要求房屋施工的时间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技术的提高也是现如今社会的必然需求。本文将对建筑施工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展开相关的探索,以加强施工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希望能为同行所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到了直接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确保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对现场的施工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案。由于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就要注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以此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
2 房建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钢筋工程技术
钢筋工程技术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为房屋建设质量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钢筋施工属于工地中的大制作过程,必须要制定相关的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钢筋的断料、合成等方案的进行要在施工地面上进行,避免在高出做工所出现的意外事故;钢筋的搬运和牵引要确保周围无障碍、无电线等环境,避免出现触电事故,威胁工人们的生命安全;钢筋的受力要准确精准的测量;房建工程当中所需的钢筋数量较多,施工量较大,钢筋的处理和施工都要在施工地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工程钢筋的需求。在施工作业之前,技术人员要与施工人员进行探究,及时解决施工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做出相应的改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了解所用钢筋的种类、数目、钢筋捆扎等重要问题,确保钢筋的充分利用,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2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防水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技术之一,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漏水、渗水的现象,就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如果在建筑施工完成之后,就会对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项要求,选择质量好、价格优的防水材料,只有保证所选材料的防水性能,才能达到防水效果的目的。另外,还应对建筑物比较容易渗水的位置进行处理,尤其是建筑物的边角处,避免出现渗水的问题,最终使建筑物整体的防水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2.3 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含预张拉施工和后张法施工两个方面,对于预张拉施工,首先需要对钢筋固定后,运用新型预应力的方法对其进行张拉,然后再进行浇筑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混凝土会与钢筋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后张法施工,需要先把构件制作出来,并根据构件来保留张紧孔位,等构件的混凝土到达一定的强度时,就可以把预应力钢筋穿入到孔位中,并通过锚定工具把预应力钢筋固定到组件的端部,当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灌浆工作。
2.4 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建设是的基础建设工作,其质量可以说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质量问题是工程中的重点工作,在进行地基施工技术中应注意一下两点:①技术施工人员在施工时,首先要确定地基加固点的位置,地基施工中每个加固点的位置必须严格反复进行计算,确保准确无误后,再对所需施工区域进行杂物清理,保证施工地点符合作业要求。②地基施工时可以进行现场分段施工,此举的作用是提高施工的工作质量并且保证地基工程技术应用的合理有效性。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技术提高
3.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城市房屋建设中,房建质量管理体制的完善决定了施工体系的利益,是承建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因此,质量完善体系的建成时对施工建设工程控制和管理,对施工建设过程做到第一监督和管理,为技术支持提供要求,并核实检测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对施工现场做到完全掌握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体系,也有利于技术的完善和技术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要健全责任监督,做到各尽其职的功能,将责任落实到项目,落实到责任人,增强各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和完善施工过程的质量要求和体系完备,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3.2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完整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有助于工作人员的参考,有利于对建筑施工产生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改正,所以,对于技术管理工作的展开,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相关技术管理体系,在体系中做好整个工作展开的流程,在此过程中,明确技术标准和规程是先决环节,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工作步骤进行划分,这样有助于技术管理的视觉操作,其次,企业要指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管,对于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做好相关的技术指导工作,建筑企业要能做好对整个工作环节的培养和组织,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让技术管理工作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产生更为明显的价值和作用,基于上述原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要更加完善,让其体系制度可以为建筑企业创造优质的服务和较高的经济。
3.3 实行岗位责任落实政策
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把任务分配到每一位人身上,各尽其职,责权明确。同时,非常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还为管理制度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与此同时,相应的管理人员应按照岗位的职责来制定奖罚要求,实行奖罚的标准以考核结果为主。通过该制度的不断落实,不仅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而且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谋取了更高的利益。
3.4 构建科学的现场施工管理组织规划
由于工程施工的环节比较多,并且各个环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施工管理的整体质量。还应有针对性的为施工现场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严格把握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另外,还要根据不同材料的不同特征选择不同的保管方法,以免影响材料的性能。
4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就要加大力度的重视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工作,必须要确保该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最终才能对施工成本以及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应对施工现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全面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方式,充分地发挥出现场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俊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30):39-40.
[2] 张耀东.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45.
[3] 万美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129.
[4] 刘宇航.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229.
[5] 武仲林.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策略[J].四川水泥,2018(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