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混凝土项目的施工技术也在新时代技术的带动下使其结构特点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混凝土项目的施工技术一直在施工中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施工技术重点和关键性能也在发生着巨大进步,而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可能会产生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以保证现场安全为前提,以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取先进的技术检测手段,对混凝土项目实施技术和进程上的管理,进而提供良好的建筑工程服务。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现场施工;检测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建筑结构的质量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尤其是主体结构方面的质量问题更加明显。对此必须运用相关的结构检测手段形成一定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安全可以达到相关规范要求,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建筑工程最新相关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标准》的颁发与施行,如何贯彻和执行好最新标准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测评结构主体的质量,加强验收阶段的把控是消除结构隐患的关键。最新的验收规范通过增加结构实体的质量检测,增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加强验收环节的要求,达到完善检测体系的目的。
1建筑混凝土项目现场施工强度检验技术的概述
对混凝土项目的施工现场检测是通过高技术来实现的,通过超声波、射线和成像技术能够对现场混凝土使用是否合格做出精准的判断,对于检测到不合格的建筑内部,相关人员要制定整改方案以及后期的整改工作,从而才能提高混凝土项目现场的施工质量。如果在项目完工的后期才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一旦检测不合格,就会使工期延后,还会造成投入资金的严重浪费。因此,在项目工程实施的同时就要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降低资金的浪费,由此可见,对混凝土项目进行实时的强度检测工作对工程的安全性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2常用的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2.1回弹法
对于回弹法而言,是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一种间接的方法。混凝土的回弹值和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此关系可以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这就是所谓的表面硬度法,这个方法只是检测混凝土的表面,对于混凝土内部的质量、结构间的是否存在差异很难做到精准检测。因此,表面硬度法很难检测混凝土内部的质量是否合格。根据相关资料文献和实践经验,造成检测结果不精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同类型的回弹仪质量、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品种及掺合料、测试角度、不同浇筑面、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以及操作人员的检测水平等。此外,要想使用回弹法来对混凝土强度做到精准的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
2.2钻芯法
钻芯法是通过利用钻芯机对混凝土进行内部取样,然后通过专业的设备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最后计算混凝土的强度。在钻芯过程中,要提前对钻芯的位置和深度做好确认,才能降低钻芯机对建筑结构的损害。从理论上看,钻芯的最佳位置应选择的混凝土受最小构建力或结构简单的地方。同时,对钻芯要进行合适的选择,对于钻芯的选择,要确保其直径大于骨料粒径的2倍,这样才能实现精准检测。相较于回弹法,钻芯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精确性,但是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会造成一些损害。此外,钻芯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对部分混凝土进行采样,无法对混凝土整体进行精准检测,而且,大范围的钻芯检测会给建筑结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3超声法
超声法是通过利用超声的方式和单一声速这一参数来进行检测的方法。
在混凝土中,水泥石的硬度决定混凝土整体的强度,倘若混凝土中只含有少量的水泥石,那么这就导致原料的配合比例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改变混凝土的声速和强度,通过这个原理,超声法就可以发挥其作用。超声法检测方法不会对混凝土及其他材料产生损害,在检测出强度之后,混凝土和材料还可以直接在建筑物上使用。对数据进行采集时,要对测量好的数据做好及时的记录,数据汇总时,同一测量数据要做平均值计算。
2.4后锚固法
后锚固法本身存在较大的优点,它可以检测的范围更广,精准度也更高,最主要是,对建筑的建构损害较小。但是,后锚固法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这就导致其本身检测的效率较低,实验时间较长。在进行检测时,倘若出现不合格或者存在问题的截面,后锚固法还会对此位置附近的内部结构进行补测。因此,后锚固法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数据结果存在一定的离散型。同时,后锚固法需要高性能的锚固胶,对锚固的深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后锚固法不适用于卵石混凝土的检测。该方法的本质是通过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小的检测来判断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否合格,但是,混凝土抗拉能力本身就存在较大的离散型,因此,根据后锚固法推断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存在一定的离散型。
3场施工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制定周密的强度检测计划
由于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施工的工序也比较复杂,环境因素也是捉摸不定的,这就使得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结果不那么准确。在进行检测的同时还不能干扰施工现场的施工秩序。因此,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前要对建筑混凝土施工工作以及施工进度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提前做好检测规划,在保证正常施工进度的同时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其次,对设计好的检测方案是否可行做好评估,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一次性完成检测工作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最后,检测计划要结合各类可能发生的因素来确定,通过对检测工作的不断优化,使得检测的结果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2多批次开展强度检测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较长,其可以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通过利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来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作之间存在气候条件的差异,因此混凝土存在较大的离散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整体的评估会忽略其离散型,从而导致工程的不合格。因此,检测混凝土是否符合标准必须划分为一个单独的项目,不同的混凝土,其检测标准的方法也要有所区分,将检测的结果和标准相互对应,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批次的评定,才能使得混凝土检测的结果更为精准,从而使得整个项目在后期的施工中依据检测的结果进行更加合理的施工。
结语
实践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进行科学的配比设计,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技术试验检测来确定混凝土的各种指标,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能满足工程标准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过程控制,通过从材料、制作以及施工各个过程的质量控制来全面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天斌.超声波检测在副斜井井壁质量探查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9,51(12):19-23.
[2]张增祥.钢筋混凝土桥梁试验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9(36):283-284.
[3]朱峰.探讨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54-55.
[4]王大永,刘钊,谢丽霞,时闵生,刘思国,许艺腾.装配式混凝土新旧结合面质量检测技术分析与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9,39(12):20-24.
[5]李常见.混凝土检测技术以及其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