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黄泽亮
[导读] 随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这也促进园林工程数量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日渐严重,阻碍了当地可持续发展进程。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这也促进园林工程数量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日渐严重,阻碍了当地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为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积极作用,需结合工程施工特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方案,培养专业素质更高的施工人员,促进风景园林工程有序开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养护技术
        引言
        对生态风景园林加以建设,不仅改变可以改善环境,也会更加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要不断的加大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因为在目前的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中还存一些弊端需要将其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对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逐步完善是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迫在眉睫的事情。
        1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问题
        1.1土壤处理问题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期间,土壤处理水平可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存活率。但由于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做好土壤处理管理工作,忽视对土壤孔隙度、肥力等各项参数的计算,导致苗木在后期种植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建设效果。
        1.2定点放线问题
        定点放线主要就是标注苗木种植位置,更加准确的展现出园林工程整体设计风格,发挥出植物配置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定点放线工作的严格管控,导致树木种植位置出现误差,不仅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工程整体观赏性,更会使工程后期维护成本增加。举例而言,因人行道两侧树木的定点放线位置出现误差,导致树坑开挖过程中受到地下管道的影响,工程不得不出现大规模变更,使施工成本一定程度增长。
        1.3苗木质量问题
        部分施工单位过于重视经济利益,选择价格低廉,质量欠佳的苗木进行栽植,导致苗木存活率不高,工程后期养护成本增大。同时,苗木也会对风景园林工程的最终建设效果造成不利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工程的观赏价值。
        1.4苗木栽植问题
        苗木栽植技术也可直接影响到苗木的存活率,需要相关施工部门结合苗木生态习性特征,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但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对苗木种植环节给予高度重视,导致苗木长势不良,无法表现出园林植物配置的最终效果。
        1.5管理机制问题
        现有风景园林工程缺乏科学的施工管理机制,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施工特征,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因缺乏对各施工流程的统一调配,导致施工期间的各类资源浪费严重,难以实现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由于没有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控,施工人员导致随意操作施工设备,浪费施工材料的问题出现,工程总体施工进度受到不利影响。
        1.6施工人员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期间,也存在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层次不齐的问题。因风景园林工程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多方面人员相互调配,如土建施工人员、植物种植与养护人员等。由于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独立完成施工任务,导致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不高。
        2增强园林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的措施
        2.1增强施工时的技术规范
        园林绿化的工程质量最好的保障就是施工技术具有的规范性,在前期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测,包含施工现场具有的清洁程度,土壤当时的营养程度,施工时需要的植物品种这些。施工技术是不是规范关乎着绿化工程能不能有效的完成,还有是不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至于关乎着绿化工程需要植物自身的成活率能不能得到保障。

在进行施工时,应该严格的依据计划图纸进行施工,施工的工地应该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进行现场的指导,这样来确保施工技术更具有规范性。绿色工程的相关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之前应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唯有真正合格的工人才可以进行录用。绿化工程进行施工的一方应该拥有专业化的相关专业设备,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该及时的检测施工技术是不是规范,确保整个工程完成的质量。在施工之前应该进行土壤的检测,假如土壤的质量不合格就要快速的让技术人员对于土壤实施改良,在确保土壤合格的时候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运用专业的角度去挑选和检测施工中所需要的植物,这样来保障绿化植物具有的成活率,杜绝由于苗木挑选不合格发生的问题导致绿化工程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现象的发生。
        2.2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提高施工技术的水平
        因为园林施工的人才较为缺少,就业的人员在素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情况对于园林工程的有效建设非常不利的,不只是在施工时园林的设计理念以及质量方面,还有后期的对于园林工程的养护。因此。园林企业的领导阶层应该了解到人才对于园林工程具有的重要性,提高任职的门槛,广泛的汲取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育出园林建设的骨干队伍。并且,还应该对于现有的人才实施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培训,有效的提升员工具有的素质,运用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同时进行的方式,使员工在有一些压力与动力的情况下完成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更好的提升自身具有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推动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提升,这也是处理园林施工相关管理问题的一项主要的措施。提升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就是提升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对于有关的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比如在对植物选种过程中,到后来的植株育苗栽植以及栽培养护管理,最后到植物长大成形设计景观效果,这些操作都应该有相关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并且还应该拥有先进丰富的经验技术的支撑。所以,在进行实际施工时需要配置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让其更好的应用自己的专业手段来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同时持续的对于自身的技术手段进行完善,进而确保有关的技术工作与科研操作可以顺利的完成。除此之外,园林工程的有关人员应该在更好的掌握一些基础的技术能力以外,还应该学习较为先进的专业技术手段和技巧。
        3风景园林养护技术要点
        3.1植被修剪
        风景园林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种植的植物进行修剪,以确保其拥有良好的造型,同时通过修剪可以使植物接受更加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由此可见,在进行风景园林养护时,要合理选择修剪时间以及修剪技术。植物的生长周期一般情况下与温度关系非常密切。例如,喜温植物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日均温度达到十五摄氏度以上才进入快速生长时期。因此,养护人员应该结合植物实际情况以及温度变化等进行科学的修剪,且修剪时期要对植物病虫害加以关注,一般情况下采取疏剪方式,以增加植物的通透性,降低病虫害的侵扰。
        3.2病虫害防治
        风景园林进行植物养护的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确保植物健康成长,避免病虫害的困扰。因此在养护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3植物灌溉
        风景园林中,除了植被,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以保证满足植被生长需求,大多是情况下,为了实现给植被水资源供给,均是采取灌溉的方式。当植被移栽完成之后,需要立马进行足够的水资源灌溉,在几天之后,还需要进行再次灌溉,灌溉量要视植物品种、土壤含水量等情况而定。灌溉时间要避开中午,灌溉方式要结合具体植物以及植被位置进行确定。
        结语
        总而言之,与其他建设类工程相比,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压力较小,但也需对施工质量的管控给予高度关注,通过细致分析工程施工期间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做好植物后期养护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植物存活率,使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根本上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莉莎,王少娟.探究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4243.
        [2]张昊.探究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3):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