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0/7/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梁杉
[导读] 本文针对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众物质基础日益夯实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对于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视程度,除却要求建筑能够满足日常工作与居住的基本功能外,更加从质量、舒适、环保、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满足人们的需求指数,提高工业民用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才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以及公信力的增长提供保障,所以在工程施工阶段当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凸显。本文针对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民用建筑;质量管理;完善措施
引言:虽然当前我国各界发展态势迅猛,综合国力稳步提高,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工业民用建筑事业起步相对较晚,管理工作模式存在一定滞后性,所以在新时期下,必须应当针对建筑工程当中所存在的弊病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才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事业趋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一、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特点
(一)功能多元化
        工业民用建筑种类众多,随着社会公众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个性化,不同建筑工程种类之间的功能也存在明显差异性,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功能能够得以发挥,为内部业主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则需要在施工前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施工材料、技术、工艺、设备的选择,并确定建筑的施工方式以及结构形式。此外,我国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不同地区之间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色,并深度融合在建筑风格当中,因此现代工业民用建筑也会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二)流动性大
        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结合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进行考量而开展,所以并没有固定的施工场所,在具体施工期间,工程建设质量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包括气候条件、地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水文环境等方面,所以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在跨区域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还会导致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的流动,以及不同种类设备、材料的运输,又加大了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综合性强
        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众多,资本投入量巨大,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协调联动性,才能确保工程效率与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保持施工现场秩序稳定,所以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除却统筹、监督、管理外,还包括有协调和组织等方面内容。此外,随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也对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不足
        由于当前我国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加剧,企业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以及规模的扩大,将工作重心更多的倾向于施工技术与工艺的引进,以加强工程建设效率,反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地位不高,工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工作人员人浮于事的情况屡有发生,不仅浪费人力资源,更加会影响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其次,管理人员本身对于自身职责与使命的认知不够明确,工作开展方式落后,一些管理人员甚至并没有工作资质,而是仅凭借经验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施工现场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和意外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工作团队建设不完善
        由于企业重视程度不足,质量管理团队建设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良莠不齐,对工程建设秩序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事业当中,工作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年龄结构失衡,由于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难度较高,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所以工作团队缺乏新鲜血液补充的同时,人才流失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此外,老一辈工作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创新意识与能力却稍显不足,导致管理体系的建设较为片面滞后,而新一代工作人员虽然富有活力、敢于创新,但自身工作经验却无法支撑,进而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发展。2、管理团队培训不足,现代工业民用建筑的施工难度持续增加,对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传统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而企业又缺乏培训机制的建设,导致管理团队的工作水平迟迟难以提高。
(三)工作手段落后
        由于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所以管理人员长期存在着巡视、检查等方面的工作压力,进而影响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我国工业民用建筑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结合并不密切,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管理效率不高,并影响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沟通的时效性。
三、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
        企业应当从领导层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管理工作地位,加速构建现代化、科学化质量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企业应当在内部积极展开宣传教育,普及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工程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并通过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对工作人员提出硬性约束指标,在日常工作当中,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的同时,结合考核机制的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准确判断,并实行奖惩制度。其次,管理人员自身应当对于工作职能具有充分认知,并不断提高知识储备量,加强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意识,对行业内部的先进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工作水平。
(二)加强人才团队建设
        企业除却应当在人才选聘阶段加强重视程度外,更加应当构建常态化的培训教育机制,为工作团队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在质量管理团队的组建当中,企业应当注重对人才多方面素质的考察,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在日常培训工作开展当中,应当帮助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丰富工作手段,并结合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为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向。
(三)丰富管理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果日新月异,为人们生活与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而对于质量管理工作来说,如果能够积极应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无疑能够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质量管理工作应当积极应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构建信息模型,以便于直观观察工程施工进展和其中设计方案变动,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确程度。其次,管理工作应当在工程施工现场部署全方位的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工作人员操作的监督和控制,更加有助于防范安全风险。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当与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传输共享的时效性。
(四)加强材料、设备管理
        施工材料与设备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重大,所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当中,对于材料方面,必须加强检查力度,防止以次充好的问题发生,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材料管理工作。而对于施工设备来说,质量管理人员除却应当监督工作人员操作设备的合理性与规范性,还应当监督施工单位对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确保设备各项参数符合工作需求,防止质量问题发生。
结语:在工业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当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水平,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改善工程质量,并促进工程项目趋向科学化、高效化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快优化改革速度,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徐立波. 工业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J]. 商品与质量, 2016, 000(001):180-180.
[2]吴继祖. 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J]. 城市建筑, 2013, 000(008):109-109.
[3]徐东刚, 王盾. 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完善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