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护理实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8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在护理前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适用于临床护理方面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护理方式;甲状腺手术护理;临床护理效果
甲状腺为内分泌器官,在人体颈部甲状软骨的下方,气管的两边[1]。其形状与蝴蝶相似,像盾甲,所以名为甲状腺。其结构较为复杂,且该腺体中含丰富的血流量,与人体中重要的组织、神经、器官靠近。患者在手术后,常发生一些并发症,不利于其恢复。临床针对甲状腺疾病多使用药物或其他方式改变患者状况,在救治患者时合适的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患者恢复。本研究从我院选取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8例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0。89±2.05);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0。89±2.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比,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2)中关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参加本次实验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参加其他实验的患者;②内分泌、传染性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其病情状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用药、饮食、颈部训练,护理病房环境等。
观察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相互介绍了解提高配合度:在患者入院之后,做自我介绍,告知其医生、主任、护士人员的信息。为其介绍医院环境、有关制度。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当前的心理状况、家庭、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将进行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要求告知患者,提高其配合度(2)手术开始前护理:①健康宣教:在手术开始前为患者普及疾病的基本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②术前准备:通过心理、饮食干预,指导其更换合适衣物、告知停止进食时间、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使其做好手术准备。③术前护理:指示教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颈部锻炼,为其介绍麻醉方式、手术一般过程,帮助其建立自信心。(3)手术过程中护理:在手术进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各种反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保证其生命安全。严格按照手术标准流程,行消毒处理,调整室温,提高患者舒适度。(4)手术结束后:告知其拔管后的注意事项,指示教导其进行颈部功能训练,观察患者状况。(5)离开医院前:将离开医院后需要注意的事宜告知患者,介绍颈部功能训练的作用为避免疤痕抽筋;叮嘱患者按时复查,指导正确用药。
1.4分析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状况。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资料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做数据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2量表评分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在护理前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量表评分状况对比(±s,分)
3讨论
甲状腺由许多的甲状腺滤泡组成,其激素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机体可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对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比较重要的作用。甲状腺为外科中的多见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也随之产生变化,使得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甲状腺手术会造成一定的创伤,且多数患者对于疾病、手术的基本知识不清楚,使他们容易胡思乱想,自己吓自己,从而产生悲观、恐惧心理,不利于手术进行。一般的护理方式,有一定的盲目性,其个性化、前瞻性较弱,无法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恢复。个性化护理方式其个性化、前瞻性较强,能根据患者具体所求展开护理[3]。通过术前了解、健康宣教、饮食、心理干预等方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自信心,促进康复。
本研究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在护理前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性化护理方式在手术开始前与患者进行相互了解,从而提高其配合度;由健康宣教、皮试、心理、饮食干预等方式使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在手术过程中为其进行消毒处理、调整室温以提高舒适度,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指导其进行颈部功能训练,促进其康复,并在患者离开医院前为其详细讲解颈部功能训练意义,叮嘱其按时复查。该护理干预方式可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纾解患者心中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康复。
吴珠兰等[4]对7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后发现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认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患者康复,有效的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对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缓解患者因疾病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从而使其生活质量与工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有利于其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护理方面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素清.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121.
[2]刘丽波, 罗云霄, 王剑峰,等.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解读[J].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 36(4):204-206.
[3]李晓霞.分析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349-350.
[4]吴珠兰.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