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31   来源:《生活与健康》2020年4期   作者:李雯媛
[导读] 目的 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强化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40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强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运动能力、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差异等。结果 运动功能对比,(P<0.05);护理前后呼吸功能对比,护理前,(P>0.05),护理后(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实习强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加强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强化康复护理;心脏瓣膜手术;运动能力
        心脏瓣膜疾病是心脏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上升而上涨。在对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传统治疗中,可采用手术对患者心脏瓣膜畸形进行纠正,从而改善人体血液动力学,继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提高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预后与生存质量,通常会对患者采用康护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本次研究针对强化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40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0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2.37±3.28)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6.52±1.34)年;对照组患者70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63±3.14)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32±1.52)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50岁且<80岁患者;首次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修补术患者。
        排除标准:进行冠脉搭桥术、大血管手术、心脏移植等手术患者;再次进行心脏手术患者;患有严重精神性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最终对本次研究表示同意。同时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患者手术开始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常规健康宣教以及床上翻身、坐起等,并鼓励患者早日进行活动。对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包括对患者进行腹部缩唇呼吸、气球吹气等训练。每日对患者进行胸部叩击,辅助患者进行咯痰等。遵循医嘱给予患者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进相关健康饮食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行强化康复护理。患者在入院第一天起,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康复知识的宣教以及康复行为护理干预:①运动康复:护理人员为患者播放相关健康运动视频,使患者逐渐掌握肢体活动的相关技能,包括翻身、坐起屈肘、屈膝等。②呼吸训练:采用深度呼吸训练器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每日1~2次。若患者在训练中出现呼吸困难或脉搏急剧加快等危急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呼吸练习,每日2次。③用药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患者手术常用口服药物的用途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使患者及家属对使用的药物的效果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刻的了解。
        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并拔除气管插管后,即可开始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进行训练强度及训练措施的调整。运动康复:患者完成手术拔管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训练,包括对患者进行更换体位、关节、肢体运动训练等,每日2次,每次10组。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逐渐增加训练强度与训练模式。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法与患者入院时呼吸训练相同。睡眠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同时为患者发放耳塞与眼罩,辅助患者进行睡眠。疼痛护理:患者拔管后对患者的疼痛指数进行每日评估,并对疼痛评分较大的患者采用针对性镇痛治疗[1]。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对比运动功能。采用6分钟步行实验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对运动中患者的SpO2、心率、心电图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2组患者对比护理前后呼吸功能。采用MIP对患者护理功能进行评估。患者取坐位,带上鼻夹,口含衔接呼吸训练器的过滤嘴,进行短而有力的吸气,进行反复30次,并对最高值进行记录。
        2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对患者的相关生活治疗进行评估[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对比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对比,(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对比运动功能()

2.2  2组患者对比护理前后呼吸功能
        护理前后呼吸功能对比,护理前,(P>0.05),护理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比呼吸功能()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2.3  2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
        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

3 讨论
        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得知,该手术属于开放性创伤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与生存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由于心脏瓣膜置换术较为复杂,且患者自身心脏在术前发生病理改变,因此对患者进行手术的难度较大。再加上患者可能因负面情绪、并发症等因素,从而导致患者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脏功能不稳定[3]。
        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以及手术治疗方案的介绍,并对患者实施早期健康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少患者心理压力,恢复患者心功能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对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中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实行强化康复护理,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运动功能对比,(P<0.05);护理前后呼吸功能对比,护理前,(P>0.05),护理后(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P<0.05)。因此,我们认为,采用强化康复护理能提高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强化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强患者运动功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艳丽, 杨丽, 赵林娜. 康复护理在心脏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9, 17(1):43-45.
[2]杨梦娇, 陈蓉, 王亚莉.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康复期患者抗凝治疗监测社区数据库的建设与实践[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27):3267-3271.
[3]苏云艳, 刘亮, 刘春, 等. 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8):2324-23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